Thursday, 13 Dec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三堂團體小提琴課 》
這一班只有五個小朋友,人少不吵基本上就不會讓你覺得太亂糟糟,不過說真的,我必須說,suzuki 這一套,到目前我看到的,實在是很不怎樣。如果說刻薄點,以我的標準,實在很糟糕。而這一班的進度,我很驚訝還有兩個小朋友,還沒有學到 may song (春神來了),第六首,這也是我說我實在很受不了 suzuki 的進度……
而,進度也不是我說的糟糕的地方,是,我發現這一套教法,就是在那裡慢慢磨,因為不看譜,所以小孩子可能就是在那裡一直模仿一直死記,把曲子拉到熟爛吧,所以才會花那麼多時間。但是,也沒有看到技巧和表達上的精進,你可以感覺孩子就是因為熟練,所以很機械式地把曲子拉對、表現出來……
我看到小孩子的持弓姿勢都不正確、上臂也都不穩,拉弓簡直像在掃地,左手掌完全握住琴頸,基本功都沒有做好…… 整個場面讓我覺得很摔跤!
接著繼續上小宇現在的這個班,當然還是那樣。一開始小宇在那裡拉第三首 song of the wind,團體課老師還說如果我們私人老師還沒教,我們最好不要自己拉,結果我才發現她誤會小宇只學到拉到小星星變奏第三首。抱歉,我們是拉到教材的第三首啦,不然妳以為我們老師幹嘛要我來旁聽剛才那一級的課準備讓小宇跳級?團體課老師也很吃驚小宇的進度這麼快吧。
看到別的小孩(亂七八糟)的表現,我忽然有點能夠瞭解為什麼我們上課感覺有點單薄了,因為這個年紀這個程度的孩子,要糾正要磨的東西還很多,可是小宇真的就是一次到位:持弓正確、上臂很穩、左手把位很準、曲子一聽就上手、馬上正確拉出來…… (老師會不會以為我們在家裡自己先偷練好超進度啊,但我真的沒有,但是我覺得除了小宇這方面天分是不錯,我本人有學有概念,在家裡引導小宇也是功不可沒)。
看到這種場面,如果就學習小提琴本身的精進來說,我們真的不需要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和"這些程度"的孩子慢慢磨了(挺浪費錢也浪費時間)。不過,我今天觀察到的,還有另外一個想法,也跟我當初給 suzuki 加分的一點有關,就是小朋友在一起,那種團體的氣氛,小朋友在團體中那種勇於表現、自然爭取表現,還有暢所欲言的習慣。這真的是我從台灣長大的背景不太接觸過的。像是老師剛教完一首歌,問有沒有人會唱、上來當 leader 帶大家唱。── 不會就不會吧,還有小朋友大辣辣舉手發言「老師,這首歌太難,不過妳讓我會去練一練,下次我可以來帶大家唱,請記得下次給我一個機會……」諸如此類的,我很喜歡這種讓小孩子自然表現的地方。學習樂器其實有時候是一件太私人太孤單的事情,就是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如果可以大家熱熱鬧鬧地在一起,有一些團體的活動,有一些這樣的對話,有機會上台去當 leader, 這樣開放的環境,而且,是,非常適合這種愛表現的小宇(幾乎每一次,他都是搶著第一個上台表現或著上去當leader),基於這樣的考量,我會讓小宇繼續上課。
Monday, 10 Dec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三堂私人小提琴課 》
當然前面這幾首是很簡單啦,但是我也很詫異就這樣過關了嗎?
而且這兩首,老師在課堂上都沒有拉完,他是讓我們回去直接聽錄音帶,要小宇自己拉嗎?
(我向來不計較時間的,不過今天下意識注意了一下時間,前一個每次都慢下課,我們都晚了五分鐘開始,然後準時下課,一開始還要讓老師調一下音,上課時間和內容,讓人覺得有點單薄)
(不過說真的,我還是不很在乎,因為學東西呢,我的想法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該學的小宇學到了,時間多一點少一點,也不是很重要)
今天老師還講了一下,怎麼拉斷奏。
Thursday, 6 Dec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一堂與十二堂團體小提琴課 》
演奏會結束,換老師上團體課,是貝絲老師來上,只能說新人有點新鮮感,其實內容還是一樣。
第十二堂課,我帶著小柔去,其實她沒有吵擾,但是我多少要管束她,就覺得很煩,小宇也上課上得太亢奮,有點讓我看不下去,最讓我生氣的的是,那個黑人帶著兩個雙胞胎、還有那個收養華人的白人家庭帶著另一個小弟弟來,非常吵鬧,是真的很吵,很干擾上課,我不能明白其他家長的容忍度怎麼這麼高?我真的很想跟老師反應,這種干擾真的太過頭了……
然後這一班實在進度太慢了(不是太慢,根本是沒有進度),諸多事情讓我很煩,私人老師雖然提過要幫小宇跳級,但也不是一時的事情,我覺得這樣下去真的很不是辦法,也許我應該主動跟老師說就讓我們趕快替跳級換班好嗎?這班的程度實在很不合適小宇,還有上課秩序也很糟,但是可能也不能說換就換,然後這一學期又快要結束了,剩那三四堂課,真想是不是捱完這學期就申請退學算了,誰知道再跳一級,程度和內容又如何?
這次的 suzuki 嘗試真是一次失敗的經驗。
Monday, 3 Dec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二堂私人小提琴課 》
老師又說跳級的事,說小宇的進度是很好,不過我們就再觀望一下。
其實有時還是覺得有點溝通不良,像是跳級的事情說了幾次了,但老師也沒有很具體的動作,我不知道他的意思是要我來做決定還是怎樣?當然,再觀望一下也是,因為畢竟再跳一級,那些還是都是學了一年的,小宇要是轉過去追不上,也很吃力吧?(現在好像有點不上不下的,有點尷尬)
另外今天開始上 lightly row (就是世界名曲小蜜蜂啦),小星星已經拉到爛了,終於有一首新的,而且就是 suzuki 方式,不看譜,聽老師拉,小孩自己試著找音…… 小宇一次到位,老師讚譽有加。但,之後我跟老師討論:不知道這樣的效果如何?「小朋友是自己找到音的、還是看到老師的手指呢?」對於我這樣的問題,老師竟然很吃驚,倒過來問我「妳覺得他是看我的手指、而不是自己憑聽力找到音的?」我心裡有點錯亂,我就是不知道,所以在問你啊?我怎麼知道呢?
不過這首還是說不準,無法討論,因為這首是小孩子耳熟能詳的曲子,並不是陌生的曲調……
只能再等下一首,song of the wing 真的是沒聽過的曲子,再看學習的情況如何了。
** 不過對於老師的吃驚,我忽然有點覺得,也許,我們華人的作法就是找撇步去求正確答案,失去了學習過程的本質,老美可能真的很詫異我會這樣去想小孩吧?
Tuesday, 27 November 2007
《 我的第十三堂小提琴課 》
當然我的程度只能用 fine tuner ,無法動到弦軸啦。作法就是先抓到 A 的音準,
老師習慣用低音慢慢往高音調,
然後讓 AE 兩弦共振,聽出和諧的共鳴五度音,(真是不好意思,我完全聽不出來)
然後同理就是 DA 兩弦,再 DG 兩弦 共振 (後面這兩步,老師自己的小提琴是用弦軸調的,我才發現老師沒有 fine tuner, 老師說專業提琴上面只有保留 E 弦的 fine tuner,因為 fine tuner 會影響音色)
Suzuki no.17 Gavotte
老師說我的左手已經夠快了(其實當然還是很慢,標準是我這種年紀的人),但是她反而是要提醒我右手的運弓,拉全弓、抬手肘、還有上臂不動,我都沒有做好。
(天哪,我真的是拉得太高興了,這麼基本的功夫我竟然都忽略掉,上臂不能動這麼基礎的東西,我常常在罵小宇的,可恥可恥。)
Wohlfahrt
no.4 讓我過了,老師知道兩指一起 down,我這個年紀的人,手指太僵硬,真的是做不到了。
no. 5 算是很簡單,沒有什麼窒礙,不過老師還是指出我右手的運弓錯誤要修正,所以拉的時候才不會有雜音
no.6 應該也不會太難,也是長弓短弓(僅1/4弓)交錯的技巧,全新陌生的曲子我當場跟老師一起拉,嘿,顯示我視譜的能力還挺不錯的呢!
Monday, 26 Nov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一堂私人小提琴課 》
老師還是說小宇運弓很好,可以把音色拉到最好
然後他問小宇會不會小星星的主題 theme,小宇說會,就拉給老師聽,聽完老師說很好,有點沒事做了,也沒有再指導這首曲子什麼,在那裡想要幹嘛的樣子?
喔,他主要有糾正跟小宇說小宇持琴越來越低,不要讓琴睡著了 (這是一般人都會有的毛病)
然後就說來談一下 "tone",就是運弓的輕重,讓音色怎樣比較飽滿又圓潤 (老師不是說小宇的運弓已經 perfect,音色也拉得很穩了嗎?) ── 這算是今天上課的主要內容。
下課了我忍不住追問,雖說拉曲子不用看譜,但是我還是問了譜上面的問題,一個是"斷奏"要怎麼拉?老師示範短促的樣子。然後我又問他說:拍子不同,遇到長拍比較長,這時候是用"等長的弓,運弓較慢",還是用"比較長的弓,運弓速度一樣",老師說 kind of both, 然後說下週在跟我講,好吧,就算這個不是個簡單的問題,需要長一點的時間上課慢慢說,我還是覺得很怪。
這一次上課等於是在學這首曲子 theme,但是老師在這首曲子上完全沒有講解、也沒有示範,只是小宇自己說會拉了,拉完了老師也沒有任何的補充或糾正或指導…… 那是怎樣,他拉得很完美嗎?那回去除了算是複習,又有什麼好練好加強好改善的?讓我不知重心在那裡,這首曲子是我們自己會的。內容還要我自己開口問老師才說。(斷奏和長拍的情況怎麼拉)
上課的內容就是講了一下 "tone",但是我覺得小宇已經算是做得很好了,老師自己也這樣說啊,那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我們又不是那種只有三歲搞不清楚狀況的小朋友,老師給我的感覺有點在原地打轉慢慢磨。
如果一直是這樣,覺得上完這一期,還真的是 drop 掉,Suzuki 這套進度還真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所以今天我帶完小宇上課,感覺很空盪不實在,心情很糟。
Friday, 16 Nov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堂團體小提琴課 》
然後老師要會運弓的小朋友舉手,五個,會拉 flower song 和 monkey song 的,三位,會拉小星星變奏曲的,一位,沒錯,就是我們小宇啦,而且我們是四首變奏曲都會拉了,老師沒有問下去罷了。
然後老師讓會的小朋友示範曲子,不過要是小星星小宇就要變成獨奏了,我不會說,當然我心裡是很高興這樣的事情,但是我不喜歡這樣,別人坐著聽你個人表演,這畢竟是團體課…… 不過也是因為這一班是剛起步,有這樣明顯的分別,我想小宇馬上就要先跳級到下一班,到時候這種事情大家各自表演一下自己的進度,感覺就會比較自然。
今天上課的情況很好,扳回一成:我的意思是,既然小宇要跳級了,到比較合適的程度去,其實團體課這樣還不錯,也許下學期還是可以繼續在學院這裡上。(本來我是有點想要 drop 了,但,也許團體課也是一個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而,雜七雜八的安排與辛苦,就順著調整吧。)
《 我的第十二堂小提琴課 》
Wohlfahrt,no. 3 終於算是過了,我其實這次花了很大的功夫把圓滑練好,也追上速度了。
no.4 全部,老師還是強調我要練習兩指一起,節省步驟和訓練手指的靈巧度,我承認還真是很難做到
no. 5 簡單地講解了一下
(不過我回去簡單地分析了一下曲式,發現這首簡單多了,只是從C大調轉到G大調,很多指法都相同,還算好練)
Thursday, 15 November 2007
《 閒話 》
聽到老師在跟教會的人講話,後來聊聊,說到這次 Young Musicians Competition,老師的參賽兩個學生拿到第一與第二,但是第二名的很不服氣,做了很莽撞的事情。老師沒有明說,不過我猜可能是去跟評審委員會上訴或是公開做了什麼事情…… 老師自己並不知道,等到爆發出來,老師覺得有這樣的學生實在可恥…… 對評審團也很抱歉……聽老師的意思是說,第二名這個孩子是大陸人,第一名的好像是台灣人……
老師自己是大陸人、先生是台灣人,就講到華人(大陸人)的一些作為,這種爭強要勝實在要不得,如果學習音樂到這樣的地步,實在很遺憾…… 還說大概台灣人就比較不會。我說什麼樣的人都有吧,我們華人對這些名次分數確實是表現的積極些。(不過當然心裡是覺得大陸人確實有時候有些人是張牙舞爪些啦,但是很平和的也不是沒有啊,什麼樣的人都有嘛!)
老師是基督徒,倒也不是順便傳教,就是跟我講了一些感受,聽她剛剛講電話的內容,我猜她去聚會的時候一定還會再講…… 這就讓我又覺得:「教會呢?美其名是一些心情的分享,說穿了還不就是又一個人與人聚集論人是非的地方、發洩情緒的地方」我講這種話當然是很嚴厲的批評,但是我實在沒有惡意杯葛的意思,只是遺憾,或者我把這些事情都看得太過透徹太過悲觀,其實我一直還想回到教會去,但是這樣的情況,不是我想要的。老師說這個第二名的學生確實是表現很優異的學生、技巧也很棒,但是如此的得失心和品德(我覺得問題在父母身上吧,她才十歲耶),實在要不得,她已經把這個學生開除了。我在想,為什麼不攬在身上呢?基督講的不就是救贖嗎?就因為這個孩子有些價值觀真的已經被扭曲了,基於一個基督徒的使命感,我們更應該要把他留在身邊,好好教育感化啊。── 我講這段話不是在說笑喔,也不是諷刺喔!雖然聽起來可能好像很迂腐,我是真的這樣想……
當然啦,我也知道我們都只是人,不是 神,可能做不到這麼多吧?可是,這樣說起來,基督徒和一般人,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只是獨善其身、或是躲在教會裡面"獨善基督徒們的身",又如何宣揚 神的旨意?
而且我們只是把這樣的一段是非,當成一個心情故事當成一個教訓什麼的,「分享」,說一說,抒發了情緒,然後,就過去了。教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不過就是"人"的聚會,不是以"神"為中心的聚會!
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觸?因為在我念大學的時候,在教會,有一次小組聚會,照例的感謝 神和例行的話語結束後,是大家分享這一週的一些生活與心得,我記得有個女孩子也正是我的同班同學,談起她自己的情感糾葛與苦惱、還兼磨嘴皮子…… 好像自己完全無辜,其實完全不那麼一回事…… 很不幸的我湊巧知道一些內情,說話的人可能以為我不知道。然後我聽到主席還有其他弟兄姊妹在那裡溫言開導、給予建議……,我真的覺得太過荒謬與滑稽,這個人說的不是事實,然而我們卻誤以為真,煞有介事地在對她的謊言提出關懷與建議,還說這一切是 神的旨意。那一次我受的震盪很大,有多少人在那裡說著謊言、或是自以為是的、完全自己立場的言論,然後我們還要聽她說。這樣的聚會本質在哪裡?我們真的讓神帶領我們嗎?還是我們自己在那裡發著莫名其妙的言論,最後只要隨便歸給 神的恩典…… 那一次,我感受到的是世人的荒謬與無知。
後來再也沒有去教會。
扯遠了,我還是很喜歡我的小提琴老師啦,其實,我們都只是平凡的人,沒有什麼 神性,老師做的,表達的,已經是很公道的事情。
我看到老師和李傳韻的合照,講起這個人,老師對他是很推崇,說他在亞洲和歐洲都很活躍,不過奇怪在美國的名氣還上不來。言下之意有抱憾和不平。又說到這個,我在想,一個音樂天才,一個傑出的人,若不被某個環境認可,又怎樣呢!被一些凡夫俗子知道自己,又怎樣?就是一個「名氣」的問題嘛!被知道,但是並不被真正瞭解,又有什麼意義;因為真正被瞭解,談何容易。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當然,我知道我那種士大夫的迂腐味很重,而且思想好像真的太出世,快要可以出家了。
結果就忘了問老師對呂思清有沒有什麼看法。
我個人是很欣賞我的小提琴老師的,我覺得學音樂的人就是要這樣,流露出一種自然的個人氣質,而且老師自己也都還有在跟教授進修、也有參加職業交響樂團的磨練與表演,我覺得學音樂就是這樣,一輩子的事情。
Tuesday, 13 Nov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十堂私人小提琴課 ── 準備跳級》
晚上上小提琴課,老師的評語就是 "perfact",好棒好棒好棒的小宇,老師跟我提到感恩節回來後,可能考慮小宇的能力,團體課要讓他跳級了。
所以今天老師把兩首變奏曲都一起教完。
老師今天又問我說這把小提琴哪裡租的(他上次問過我上次就說過了咩),他又說一次這把小提琴很好,我心想你真滑稽,這就是你們幾個老師介紹的一個製琴老師傅那裡租的啊!不過我很高興我就是聽了老師的話,沒有在一般樂器行隨便租琴。老師還說這把琴真的很棒,當然還有小宇現在運弓施力拉出的琴音也很完美啦。
Wednesday, 7 November 2007
《 我的第十一堂小提琴課 》
同時講解完 no.4 全部,有幾個左手指法的音,真的很難耶。
光是 Wohlfahrt 就花了不少時間,所以老師另外只是很快地帶過 Suzuki no.17 Gavotte 的幾個主要小節,還有四音圓滑的練習
Tuesday, 6 November 2007
《小宇的第九堂私人小提琴課》
就下課了,小宇一臉疑惑,怎麼上課這麼短?其實我不在乎時間差那少一點多一點,主要是有沒有該有的進度和學習。話說小宇什麼都不用糾正,成果驗收就驗收了,表示他的表現就是好,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小宇覺得上課這樣,是不是給他一種「空蕩蕩」的感覺?
我說你要回去把你的運弓方向練習掌握好,老師才可以教你很多啊。光是這點,可能就有得練呢!回到家小宇就迫不及待要我帶他運弓,有人如此有心向學,我能不幫忙嗎?不過頭實在很痛,想睡覺。
(**後來發現老師用 frog 的部位來教小宇掌握運弓的方向,這一招挺有效的,之前這一點我都帶不好)
Thursday, 1 Novem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第五、六、七、八週的小提琴課 》
第五週,終於拿到真的小提琴,還是習持琴架琴還有簡單的運弓,終於有真的小提琴來拉出可怕的殺雞殺鴨聲。
第六週,學左手在琴頸部位架琴。(上週左手只是抓住琴肩而已)
第七週,終於幫我們貼上了 notes 的第一把位指法位置貼條,開始左手按弦,學習 flower song 和 monkey song,在 E 弦 和 A 弦 上的幾個基本的音。
第八週,教小星星變奏曲A。
其實一定要挑剔,我已經看到老師疏漏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左手的架琴姿勢問題,比如說當第三第四指 down 的時候,手勢會變成握住琴頸,我的小提琴老師說是錯的,這個老師完全沒有提醒。
第二個是移弦的問題,他也沒有告知說移弦時要像蹺蹺板一樣貼著,而不是把弓拿起來換位置。這是非常基本應該要講的吧?
有時候我覺得這個老師好像要求的進度就是一點點,也許很多東西他都準備後面才要說,一時還不急著教或是糾正?雖說從團體課就可以看出來,小宇的進度確實是超前,但是我們彼此已經有兩個月的相處,老師應該可以配合小宇的能力調整一下教學步調了吧。
團體課
一直都在持琴持弓,因為上了八週,還是有好幾個小朋友沒有開始使用真的小提琴。我現在開始有點對這樣緩慢的進度覺得不解。 當然玩玩搞搞時間就過去,也沒啥不得了,小孩子玩得高興就好!我會用一種說法來安慰自己:如果把這些學習的過程拉長來看,三年五年十年後,是第二次上課就開始正式運弓、或是第十次上課才開始運弓拉弦,也許一點都不重要了。── 不過在這一刻,一定要批判的話,我真是覺得這種進度慢的有點離譜,或者,叫做沒有進度嘛!我一直在問自己是不是太過急功近利,犯了一般求成果求表現的家長毛病?也許,這樣緩慢的步調,不見得就不是在學習?不見得就沒有收穫?小提琴一開始架琴和持弓都需要慢慢感覺與習慣?…… 但是,我還是看不到什麼意義,只是覺得就是有點反覆玩著一樣的東西,從第一堂課在現在,團體課程內容完全一樣,完全沒有進展!小宇這種對環境永遠都是新鮮參與的,都開始露出一點無聊和疲態 (還是我自己心理作用?)…… 而且,我看到剛公布第一次 Fall Suzuki Recital 的資料,小宇這一班,上台幹什麼?當然大部分的小孩連真的小提琴都還沒碰到,所以到時候我們是上台去「鞠躬、架琴」就這樣耶…… 上了二十堂課(十堂私人十堂團體,有些小孩好像還更久,因為他們是暑假就開始上的),就是上台表演「鞠躬」?饒了我吧!
因為,這個瞎玩的成本 (好吧,就算不是瞎玩,是一種遊戲中我無法體會的潛移默化 ── 這是我找到最好的名詞了),是小宇必須犧牲睡眠或遊戲時間,小柔必須很不好意思麻煩鄰居照看,我必須來回開將近一個小時的車,而且當然上課本身也是一筆費用…… 這樣算起來,就覺得對這種上課內容質疑了。
Tuesday, 30 October 2007
《 我的第十堂小提琴課 》
當然主要是時間不夠,這次的圓滑又特別難,我簡直就是拉得亂七八糟
視譜能力實在不好,習慣了鋼琴譜,非常不習慣這種只有高音譜一行,密密麻麻的譜,拉一拉就不知道自己拉到哪裡去了……
然後我又是個分心緊張大王,因為上完課接著有好多事情要跑,今天萬聖節,活動一個接著一個……
老師把 Suzuki no. 15. Minute 3 講解完畢,
又繼續 no.16 舒曼的快樂的農夫
就花了不少時間
Wohlfahrt,no. 3 的圓滑,回來乖乖練好吧!no.4 的指法,老師說如果實在不能兩指一起下,就試著分開看看吧──,不行,這次只是我沒有時間練好,我一定要把兩指同時 down 練好
回來我發現,其實我應該要有基本的運弓概念了,但是我實在很弩頓,老師上課在講,我都一頭霧水。回來稍微研究一下,才恍然大悟,想想上課的時候,老師可能心裡覺得我是個蠢材……
Friday, 26 October 2007
《 我的第九堂小提琴課 》
Suzuki
no. 14. Minute 2 再來一次,把指法和運弓都做確實,
然後老師上了一點 no.15 ,第一小節又是一種新拉法,整首曲子都是這種拉法,把第一小節練熟就差不多了。
感覺學小提琴很有一種新鮮感和挑戰性,每次上課都有新的運弓法要學呢!
Monday, 22 October 2007
《 我的第八堂小提琴課 》
新的:
在第 20 小節使用 5th 指法
還正式學了"圓滑"
在第 29 小節,G-D-D,每個音都是四分音符等長,前兩個音圓滑線,最後一個音是斷奏
雖說都是一拍,但老師的教法是用 down bow 拉前兩個音:第一個音拉得長一點,第二個音拉得短一點
然後最後一個音在換 up bow,拉快一點表示斷奏
wohlfahrt no.3 老師要我全部練完
Wednesday, 10 October 2007
《 我的第七堂小提琴課 》
no. 12. Etude 主要重點在於第一指都要 hold down 吧
no. 13. Minute 第一小節又一種新的運弓法 (down 全弓、然後下弓半弓、再又下弓半弓),就是 hooked bow
意識到開始要真的識譜拉,不能再看手指了,正好老師給我添一本新教材
Wohlfahrt
no.3 老師只要我練兩行就可以了
就是沒有手指號碼的
Thursday, 4 October 2007
《 Suzuki‧小宇的四週小提琴課 》
(才剛開始,不想對此事發表意見)
終於私人課老師說下個禮拜可以拿真的小提琴開始上課了。
Wednesday, 3 October 2007
《 我的第六堂小提琴課 》
把第九首的 perpetual Motion,改成 D 大調來拉
練習第十首 Allegretto ,也是全弓和半弓的交替運用,還拉到最低的 G 弦了
練習 G 大調音階,之前第二指都是所謂 "high 2" 的位置,現在練一個新的位置 "low 2"
在同一個弦上,老師讓我練習看情形多使用第四指,不用下一個尋弦的 open
*******
到今天上課,覺得很進入情況,之後練習起來也比較起勁。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使用這本 Suzuki 上面都有手指數字,我發現自己完全在讀數字,而不是在讀譜,不曉得這是不是就是一般人很詬病的鈴木教學法會有的問題;我想我要開始訓練自己讀譜記好手指的位置了,將來這點可能也要提醒小宇。
Wednesday, 26 September 2007
《 我的第五堂小提琴課 》
不過後來回家來練一練,還是覺得大有收穫,就覺得很高興了。
Lower half 的運弓:第九首的 perpetual Motion
全弓、上半弓、下半弓的變化運用, 還有運弓速度的變化運用:第七首 Long long ago.
而且本來我有點擔心說老師會不會說:「你已經有了概念了,好了,我們彼此都別再浪費時間了,你也別浪費學費了,你可以不用再來了。」還好沒有,可見要學的還很多。只是在想說,老師已經表明了就是帶著我去學去懂,但是不檢查我的進度和練習,這樣我別說 polish 我練的曲子,連拉得正不正確都難說?也許下次我厚起臉皮說老師請忍耐一下,看看我這一週要練的往事難忘吧。(今天老師拉這首給我聽,看到老師揉弦的技巧,真的是太美了) 為什麼,為什麼小時候我不知道可以學小提琴呢?現在學真的太遲了。
Wednesday, 19 September 2007
《 我的第四堂小提琴課 》
講解拉奏小星星變奏曲的運指運弓方式
像是第一指(或是同弦低音指)通常都是看情況盡量按著(down)
運弓時下弓(down bow) 和上弓 (up bow) 交替
variation C ,八分音符使用上半弓(U.H.),十六分音符使用四分之一弓。
variation D ,短促,用 Middle bow
講解拉奏 song of the wind 運指運弓方式,遇到休止符,且運弓(下弓)已經到了 tip, 下一個音又是下弓,將弓移開琴弦輕輕從新找位放穩(middle bow)。
P.22 練習怎麼放左手第四指 (覺得還真難)
*************
趕去,老師開門見山地說,之後她要給我的進度快一點,大概的意思就是不會很要求我的技巧和表現,只要我懂得拉小提琴是怎麼一回事就好了,反正我當初跟她表明的就是因為兒子要學,我也要懂。並不是我自己一定要學習達到什麼目標。這樣的理由非常給我下台階,大概是看出來我在小提琴的學習上沒有什麼前途吧!哈哈。說真的我也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小提琴在整個手腕手臂的放鬆和姿勢等等,我都覺得很難拿捏,我也知道我自己不會有什麼進展吧?(而且說真的,學小提琴一堂課,好貴的。老師說她把該給我的教完後,我就 out of here 了。實在非常有良心。)
老師倒是問了一下小宇,聽說小宇的鋼琴彈得很好(大概是瑪麗亞媽媽說的),我就說嗯嗯嗯,這樣那樣,老師說那就是天份,別人沒有的…… 其實我心裡有點發毛,直說沒有啦沒有啦,很怕動不動就是有天份,然後人家一看,也不過爾爾,圖惹人笑話。而且我沒有跟老師說小宇已經在學院那裡開始學小提琴了,下次可能要提一下,雖然老師並沒有說或是要我把小宇帶來給她教。跟老師聊聊孩子對音樂興趣的培養、還有老師自己目前要接音樂教室協會弦樂組的 chairman 的位子,等等一些事情……
看到老師拉小提琴,還是真的覺得是好優美的樂器,今天老師給了很多的進度,希望我可以好好努力有點表現。雖說年紀大開始學東西確是有差,也實在不能太遜啦!
Thursday, 13 September 2007
《 我的第三堂小提琴課 》
右手持弓拉弦,還有移弦。(A 弦、E 弦 互換)
左手第一把位正式開始,用左手按弦了
先練習找幾個音和手指的位置,雖然老師要我右手不拿弓拉弦,只是配合左手的音用右手撥弦試音。
知道找對音位,我回去就可以試著拉最基本的小星星變奏曲了…… 哇,總於有比較具體的東西可以練習和努力,覺得好快樂好充實。前兩個禮拜就是在那裡找姿勢找感覺,很沒辦法拿捏也無法掌握,那時覺得挺沮喪的。
老師說,這個部分對孩子來說可能還更簡單,因為他們一些手型還不像我們大人如此僵硬。如此我可以看看有否在小宇身上印證嚕?先小宇一步學心裡也真是比較有底,不然我本來真是對小提琴一點概念也沒有,現在這樣感覺很好。(話說老師還是高估我了,要不是我自己先看書,根本不知道那幾個弦是什麼音,她一副我學過鋼琴好像對小提琴也該有點基本概念,偏偏我真的是沒有)
Monday, 10 September 2007
《 小宇的第一堂小提琴課 》
我在想老師發明的 (或說就是鈴木教學法的Mother tongue) 那些節奏的繞口令,對我一個已經識譜的成人來說,反而會去想其結構性的拍子是什麼?不知道小宇覺得怎樣?不過話又說回來,他玩得開心,這就值得。其實我覺得老師是那種讓人覺得很嚴肅很一板一眼的,我的心裡會有點怕怕,但是他對小宇還是很親熱很不錯。我是喜歡這樣的老師的。
想到最近參觀的跆拳道空手道,還有這次的鈴木教學法……都會強調人際關係的尊重,所以上課前師生都有互相立正鞠躬的儀式。哈,大家都沒有想到吧,在亞洲東方這種被視為軍事教條、極權主義的樣版,現在可是美國一些教育活動奉行的規鎳呢!
最近在聽小提琴的 CD,以前我是很排斥小提琴的聲音的,不過現在果然覺得小提琴琴聲真是優美啦!我是覺得最近有點沈不住氣,小提琴起步很慢,尤其相較於鋼琴,一開始都還沒有到拉弦(至少拉個空弦單音)的地步,覺得有點悶!當然這是我做大人的企圖心很強,總是在想要開始拉曲子,目的性太強了,就覺得煩躁!小宇只是興奮要上課與學習。說起來,什麼東西還是從小學,在還不自覺那些企圖與目的的時候,才能有單純的快樂吧。
Wednesday, 5 September 2007
《 我的第二堂小提琴課 》
除了右上臂不能動,我一直做不好,現在還又多了一個問題:
當我拉弓 (下弓) 拉到 tip 的時候,手掌和下臂還是還是成一直線,於是持弓的手型就不穩了。
正確的應該要保持手型,腕關節是彎的。
回去慢慢練,這種要憑感覺的東西,對我這種死腦筋的人,實在很困難,抓不太到那種感覺。
Wednesday, 29 August 2007
《 我的第一堂小提琴課 》
學的三件事情,回去要練好:
1. 夾琴
2. 右手持弓
3. 右手上下拉弦的方法與角度
(目前不是用真的琴弓來練,老師拿了一個紙圓桶,套住未拆封保裝紙的長圓桶,右手握長圓桶棒,練上下運弓)..右手上臂保持不動.只有小臂上下帶弓
對我來說已經夠難的了, 先不詳述細節,趕快去練才是
找到一個也是學小提琴的 blog ,有很多姿勢圖片可以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mason-hsu/
Wednesday, 22 August 2007
《 whole step 》
我今天在準備幫他複習以前的Piano Adventures® 2A,在 unit 4 講到 whole step 裡面的那首 《Storms on Saturn》,就是刻意只彈 whole step 的一首小曲子。有些東西回頭看,雖然對現在來言太過簡單,不過還是很有趣。
Friday, 17 August 2007
《 兩個人都去學小提琴 ── 未定案 》
我對小提琴這種樂器完全沒有概念,對小提琴的聲音也有種敬而遠之(敬謝不敏?)的感覺,我不否認拉得好的人,小提琴可以表現出鋼琴無法達到的盪氣迴腸的境界,不過要達到那種程度……嗯嗯……再說吧,實在很害怕家裡傳出殺雞殺鴨的可怕聲響。
當時是想,學鋼琴練好鋼琴都沒時間了,還再學一個樂器,小孩子都沒有玩耍的時間了。且,我也不想把自己逼瘋。
但是,基於給小宇找活動的心態,因為鋼琴我想再稍緩個幾個月、等到冬天再繼續。直笛也只是暑假學學好玩而已。之後,除了週末的足球和游泳,週間是不是要給小宇找個什麼活動?最近就動腦筋到 suziki 的小提琴學習,主要是因為 suzuki 還有團體課程,小朋友可以在一起上課玩玩,我想小宇會很喜歡吧?
我也聽過一些關於 suzuki 學習模式的批評,不過諸多考量後,我還是傾向讓小宇去試試看。只是現在還不知道和老師之間排不排得出來時間。
既然決定讓小宇去學,媽媽可不能不會小提琴,所以我鼓起勇氣(忍受兩人噪音的勇氣)跟附近的一個小提琴老師聯絡,搶在兒子開課前自己先學幾堂,正巧老師度假去了,也是要等之後的聯絡,還不知此事成不成。
話說我真的很想嘗試的,是豎琴,也是沒什麼概念,只是純然浪漫的想法罷了。不過基於我自己跟著小宇學直笛的感覺很好,就覺得什麼樂器都試試吧(我是說我自己)。
又:
老公和朋友,聽到我完全不會吹直笛,都很驚訝「你的小學時代沒有音樂課嗎?吹直笛吹著玩玩你自己不會教嗎?還要花錢去外面學!」是的,本人是個土包子,小學的音樂課不是老師不知道在幹嗎?就是我不知道在幹嗎?(中學的音樂課都被英數老師借去上課考試)。除了我自己學過鋼琴,對其他任何樂器,我真的是完全沒有概念。所以現在恨不得把所有的樂器都試一試,學一學。
Friday, 10 August 2007
《 學直笛六週 》
我不否認我自己對於小宇直笛的學習,當然就沒有像學鋼琴那麼嚴肅和認真 (學鋼琴以來、到都已經停課快兩個月的今天,小宇還是天天都有在練鋼琴),不過,這幾次我陪著上直笛課,看著小宇一樣喜孜孜地學每一個指法、回家在那裡很努力地封孔、吹曲子,對一個學習這樣的快樂起勁。相較於鋼琴的學習與練習,在家裡練習直笛的情況是鬆散多了,簡直是天差地遠,但好像學習直笛這件事情,也並不落後或散慢、也和學鋼琴一樣的有進展。而且因為我的心態比較 easy, 所以整個過程自然我自己就沒有繃得很緊(對我來說,這種感覺很好)。
六堂課結束,正好上完了那本直笛課本第一冊,老師說,通常他的學生都要用將近半年的時間學完這本 (老美的進度真的這麼慢?) ,不過我想那是因為小宇已經有鋼琴與視譜樂理等等的的基礎,當然很多東西省掉不用再講,這一冊這樣簡單的內容當然就不用花上半年來教。
也正好碰上讓小宇小柔去上音樂營這一週,直笛老師也是這個音樂營的老師之一,最後一天他還讓小宇多帶了一點進度,讓他在最後一天音樂營的表演(其實是奧福那一套,我個人覺得是小朋友拿著打擊樂器在那裡瞎敲),所以小宇是在一群打擊樂器聲中,唯一使用有音高表現樂器的。(當然,淹沒在老師的歌唱和小朋友的敲擊聲中,小宇吹錯吹爛都聽不見啦)
並非矯情,學鋼琴學直笛,我一點都不會得意於所謂小宇的進度超前或表現突出,因為我真的覺得除了自己作父母的,誰理你的小孩怎樣好棒好讚!── 我很在乎的是:小宇是不是很快樂?我是不是幫小宇安排了一個他覺得興致勃勃樂在其中的活動?
對於學鋼琴,由於我這個人的個性十分個人主義、從來沒有和別人爭勝比較或是積極要孩子去考級表現等等,我只在乎我有沒有達到我以為的進步和快樂, (所以老師說小宇表現比別人超前很多,我都不會覺得忘形得意,萬一有一天老師說小宇有什麼學習比別人落後,我想我也不會太在意。我只在意自己的期待)。但,因為覺得是一個學習,就要嚴肅,就要紮實認真,所以我多少都抱著一種拼命三郎不能懈怠的態度在帶小宇彈鋼琴練鋼琴;然而,最近因為學直笛的情形,讓我心態放鬆不少,覺得其實這樣放輕鬆也不錯……,這是我最近在心態上頗大的一個轉變。
就是幫孩子安排個活動嘛!
Wednesday, 8 August 2007
《 習琴三十堂課總整理 》
(在這之前,我自己雖然會彈鋼琴,但從來沒有給他過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教學、說明、指導。也沒有上過任何形式的音樂或律動等等相關課程。小宇對鋼琴、對樂理完全是一張白紙)
三十堂課:
前十堂一堂三十分鐘,中間十三堂課改為四十五分鐘(因為老師覺得小宇年紀雖小,但是注意力佳坐得住,習琴情況也好),最後七堂課又改回三十分鐘(因為我覺得老師進度太多太快,給的進度實在練不完練不好,乾脆把上課時間又縮短)
到第三十堂課的學習進度:
1.
Piano Adventures® — By Nancy & Randall Faber
由 Primer Level 開始, Level 1、2A、2B、3A 結束
由這套教材小宇學到基本樂理,種種名詞(articulation、dynamics當然精微處還有帶加強),樂曲形式(form: binary...D.C al Coda 反覆等)。熟練CGFD四個大調兩個八度音階、包括各大調主要和弦( Ⅰ、Ⅳ、Ⅴ7及轉位),相關小調(還不是很熟、有點亂)。半音階、琶音……甚至還學會了爵士樂的 (Swing Rhythm)。話說回來,這套教材算是很深入淺出包羅萬象的教材了。
之後老師有跟我溝通可以嘗試栽培小宇,於是在上課十週後正式加入了Beyer、Czerny op599、Hanon,另外一本理論和視奏由我在家裡自己帶 (我的猜測老師言下之意是說如果那些玩玩的學生,她大概就只給 Faber 那套書?)
2. Beyer: #.70
3. Czerny: # 19
4. Hanon: # 8
5. 完成準備應考ABRSM 第一級的考級內容 (聽力除外)
6. Fundamentals of Piano Theory level 1 差不多小宇都做完了(by Keith Snell & Martha Ashleigh)
7 Sight Reading & Rhythm Every Day 結束(by Helen Marlais)
目前停止學習的原因主要是我覺得老師進度太快,程度與內容對這麼小的小孩要練好真的是頗有難度且需要大量苦功與時間,這其中習琴練琴種種我作為陪練與與在家的指導者還無法拿捏……想暫停一下想想如何調整腳步和跟老師的進一步溝通。(如果照這種學習進度與難度的需要練習,實在太剝奪小宇這個年紀的自由隨意和其他活動的時間)
Tuesday, 24 July 2007
《 鋼琴課暫停 》
不過現在暑假過到一半,我也挺安於小宇目前在家由我帶領的進度,諸多考量,九月新學期我們可能還是不繼續鋼琴課,等到冬天再說。(當然小宇每天還是跟我在家依我排的進度練琴,練琴並沒有斷)
Tuesday, 26 June 2007
《 小宇的 Recital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guwEb-4F0Y
上台的台詞,老師要求要有點基本自我介紹,習琴年份,還有介紹曲子。
內容是他自己準備要說的的,我完全沒有更動: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Jeremy.
I'm 5 years old. I have learned to play piano for 7 months.
I'm a piano teacher, too. I teach my little sister.
Today, I'm going to play "Chopstick Time."
When I play chopstick time, I image I throw chopsticks all around in my room.
Monday, 25 June 2007
《 Recital 心得 》
就是這樣鬆散,所以不是很緊張或是怎樣慎重,不過,直到真的到小宇上台,我還真的很緊張耶,拿著 DV 的手都有點發抖…… 也說不上來他彈得好不好,沒出什麼大錯就是了。小宇小小孩不懂得什麼緊張,因為年紀最小看起來最可愛,上鋼琴椅還要用爬的,曲子好不好聽彈得怎樣已經不重要,大家覺得可愛就好了。
小小的小宇打著小領帶很帥氣,下來回位置坐好,老師還特地站起來介紹一下小宇:只有五歲,只學了半年,是年紀最小學得時間最短的,表現非常好,這首曲子是頗有難度的,因為他每天練兩個小時…… 我沒想到老師還會在中間這樣特別介紹小宇,剛剛拍 DV 完手都軟了,所以沒有拍到老師這段介紹,有點遺憾,德偉說算了,我們哪有每天要小宇練兩個小時 (其實以前是幾乎有啦),被人家聽到一定覺得我們就是那種拿著鞭子逼小孩練鋼琴的那種走火入魔的父母,不是什麼驕傲的事情,沒有錄到老師這段話就算了。
早上老師跟我說她是依程度排序,最簡單的在前面,小宇是第十二個上場,老師本來還想把小宇再往後排,但是怕他年紀小耐不住坐。上台的總共有三十幾個小孩,說真的,只要我知道的曲子或是一些耳熟能詳的曲子,這些孩子的表現我都覺得不好,可以感覺出來,程度不到硬練出來的,比如說 Joplin 的 The Entertainer ,彈得那麼慢,很窒礙,聽起來一點都不 entertain,實在讓人覺得很難受。其他如給愛麗絲、更要命的是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如果能力還不夠、手指頭不夠輕巧,完全沒有辦法達到流暢的感覺,聽起來很叫人抽筋…… 很明顯這並不是他們沒有努力練好,而是程度還不夠。還有一個大概六七歲的孩子,彈小宇前一陣子練過 ABRSM 要考的那首小曲子 Mini Rag 連拍子都不正確……,
我不知道我這樣的要求是不是太過份?也許一般孩子練琴就是這樣,就是能夠彈出來、彈正確差不多差不多也就罷了?如果大家真的能彈得盡善盡美,大家都準備進茱利亞當音樂家了。── 這讓我真的很疑惑,就好像這次小宇上台的曲目,我也覺得太難,要彈正確彈出來不是不行,但是是不是真的能夠表達出裡面許多的 articulation、dynamics?頗有疑問。當然這還因為他的年紀小表現力有限…… 但是不管怎樣,大部分上台孩子的表現(包括小宇),以我以為對該曲目該要呈現給聽眾的,大多差強人意。所以,我都在想,是我的要求太高嗎?如果他們彈他們真的程度相當的曲子,可不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力?也許以後去聽聽看別的老師的學生發表會。不過不管怎樣,這個暑假我準備讓小宇暫停鋼琴課,過去的進度我覺得太緊也超前了,我在家裡幫小宇把舊的複習和琢磨也夠他忙的。
想來想去,我實在"不希望"將來我或者是小孩自己,不過就是「我已經學了多久多久會彈什麼什麼」「我會彈貝多芬的給愛麗絲耶」「我會彈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耶」或其他什麼知名的曲子……。這樣來告訴自己。── 希望小宇能夠明白:「可以把曲子照譜按出來彈出來」跟「可以好好表達這個曲子」,還是兩碼子事的!人總要有一些自我要求吧。
最後一個壓軸,十幾歲的孩子彈蕭邦的 A 大調波蘭舞曲就真的很夠水準,大概就是老師上次送到林肯中心參加表演的孩子。
發表會全長正好一個半小時,我以為會拖很久,謝天謝地,也真虧小宇坐得住。他挺興奮的,覺得能夠上台彈琴真好玩。
遇到 Arora 媽媽帶著她和姊姊來,還以為 Arora 姊姊也是老師的學生哩,原來不是,但是她媽媽想找新老師,會後她跟我說聽小宇彈得這麼好,已經找我們老師簽下來暑假開始來找我們老師上課。
Monday, 23 April 2007
《練完琴才能出去玩》
我也許不用為了這樣限制小宇出去玩而有罪惡感,才半個小時現在天黑得又晚,其實小宇也不會少玩到什麼。
Sunday, 22 April 2007
《小宇當鋼琴老師 》
晚上小柔也吵著要學彈琴,我試著去教教她,看他那種亂七八糟的樣子,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還是交給小宇先生吧。
看小宇當鋼琴老師教小柔彈琴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G-73JYOCzM
Tuesday, 17 April 2007
《 pedal stool 》
然後她說這個老師說小小孩用 pedal stool 不好?結果話題一岔開,我沒有問為什麼,下個禮拜問。(不過我大概也知道為什麼,畢竟 petal 的使用也是很精巧講究技術的,要用踏板來控制音色,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像現在小宇在用,就給我一種配合得很誇張、很死板的感覺…… 如果他在這個年齡階段還不能訓練好,也許就如此用下去反而造成的不良習慣將來難以改正…… 我猜 ── 不過我不會太過慮這個,反正踏板我本來就是讓他搭配練練不太過逼,不然小宇看到譜有需要踏板,堅持都要做到做好的毛病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今天的鋼琴課基本上沒有新進度,驗收完這禮拜練的,老師要小宇回去要再修正這個禮拜的舊進度,加了許多表情、手腕動作等等,且複習徹爾尼舊的幾首,這次要加快彈奏速度…… 我也沒有跟老師講我要學鋼琴的決定,因為小宇今天的情況是這樣,我還要再看看到底怎樣安排才得當!
*****************************
鋼琴演奏家徐淙淙音樂講座會
美亞音樂藝術協會(American-Asian Fine Arts Association)邀請知名音樂教育家﹑鋼琴家徐淙淙﹐於4月16日(星期一)時間十點半至十二點﹐在艾迪生亞洲文化中心舉辦音樂教學講座會。知名鋼琴家徐淙淙生於上海,自小在上海復小﹑復中受嚴謹的鋼琴訓練﹐10歲時在上海贏得過第一個兒童鋼琴比賽冠軍。來美後,她考進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在求學期間,徐淙淙贏得超過十二個鋼琴比賽,其中得過金牌的有Young Artist Keyboar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 Stravinsky Award Competition, Bellini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Italy, Chicago Chopin Competition。她也經常應邀在全美演出,包括Kennedy Center, Washington, D.C., Lincoln Center, Weill Recital at Carnegie。跟徐淙淙合作過的交響樂團更是超過十三個,其中包括Shanghai Symphony, Chicago Symphony, St. Louis Symphony。她也經常受邀在歐洲演出,除此之外,她的鋼琴學生也是鋼琴比賽的常勝得主。請趕緊報名,座位有限,詳情請郵電會長范翠育Shirleyfanty@yahoo.com﹐或會員主席歐夢蘭Jocelynlin5@gmail.com﹐Workshop Coordinator王賈培華732-762-4436。
Saturday, 14 April 2007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鋼琴》
我以為:其實學鋼琴練鋼琴是一個平實且長時間頗為枯燥的過程,先把曲子彈對彈正確技巧都掌握好(是很死很硬很漫長的過程),這些鋼琴練習曲可能不見得好聽(我說得很含蓄,有時後很多曲子練起來還真是無聊死了)。你不會彈鋼琴還是可以欣賞音樂,但學鋼琴和接觸音樂與欣賞音樂,有時候不見得是同一件事情。大家有點混為一談了。
── 而且遺憾的是,常常說出這類話的父母,可能都忘了去想想音樂自己本身生命中佔的份量是什麼(我不是說拿來當專業,而是至少平時有把音樂當作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如果自己平時都沒有興趣聽,又遑論要孩子欣賞? (像我就是沒有在聽古典樂的,汗顏,所以我不會說出這種話自打嘴吧,尤其我自己是某種程度的壞例子,就是:從小有學鋼琴,不過我對古典樂不見得有什麼概念,而且音樂在我的生命中好像也不太有佔什麼地位…… 光是純休閒欣賞純興趣都彈不上耶)
有一次我無意間跟一個音樂碩士班的學生講到小宇習琴,表現得還挺有興趣的,被他有點略為嘲弄地說「小孩子現在都是新鮮好玩,真的所謂"興趣",可能彈個五年十年再來說他到底有沒有"興趣"吧」他沒有講得那樣直接不客氣,不過意思是那樣,當場有點被刮一頓,臉上不是太好看。不過,認真想想他說得也沒有錯。也提醒了我彈琴與練琴所需要的平實紮根,還有未來漫長的道路……
德偉說:那你到底為什麼要小宇學琴?── 「為什麼?」「不為什麼,人活著就是要找點事情來做!找點事情讓小宇學、找點事情讓我作媽的來陪他,就是這樣,嘿!」
「不要那麼嚴苛,小朋友畢竟不是音樂家。」有一個人對此語發表評論,我也覺得很有趣(就是贊成啦):這一個論點是【亂七八糟】的來源。請看看以下相同的論調:
----- 是 e-mail, 又不是正式的文件,小小問題,沒關係 ----- 只是幾萬份的傳單,顏色何必那麼正確。 ----- 電腦?反正都能用,花兩倍的錢幹嘛,又不是專業的。還有很多例子。反正要隨便的話,對音樂最好遠離一點。沒有琴感 ﹦ 沒有情感。
我很贊成上述的講法,我沒有目標要小宇成為音樂專業,但是"我"覺得學鋼琴一開始根本就不需要劃分是否是準備將來學音樂與否,不管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學習,一樣的態度。 其實,到目前為止,每次我感覺小宇的學習不甚如我的期待時 (我不是說彈得好不好棒不棒,而是整個學習與練習的狀況),我都還一直某種程度在掙扎與質疑自己「小宇是不是太早學琴了」「是不是在做事倍功半的事情?」
另外:
「小孩子自己說"想要學鋼琴"的。但是都不練,問他是否不要學了,他自己又說要繼續學琴」有一個人對此事的註腳很有趣:
最後還是要搞清楚小孩子說的"想要學鋼琴"是什麼意思? 這跟父母腦中所理解的"想要學鋼琴"是不是同一件事?也許他只是在音樂課上下課的空檔, 無意間聽見有在學鋼琴的同學偷偷彈了一小段"印地安小屋", 然後回家說 "我要學鋼琴啦~", 他要的也許只是會彈那一首,可以用來愛現一下就好, 剩下的時間, 決不是練鋼琴, 而是玩 XBOX. 如果是這樣的話, @#$%︿&*
http://www.oikos.com.tw/v4/viewtopic.php?pid=223406
Friday, 13 April 2007
《 錄影:小宇習琴五個月,sight read 的能力》
我一直想,要記錄小宇的學琴的進步,其實不是用 DV 錄他"練好練熟"的曲子,而是一開始就看他對一個全新陌生的曲子 pick up 的速度有多快。今天我就拿出一本聯彈曲,小宇從來沒看過的「往事難忘」,要他直接彈彈看,看他 sight read 的能力如何,好像還不錯。(不過我以為這首曲子當然還是簡單,不怎樣。且左手就是那種 Alberti bass ,小宇對基本和弦的手勢都很熟了,完全沒有問題)。 我個人也沒有什麼新鮮的感覺,可能這首曲子我自己小時候彈到爛了,已經沒有味道了。 本來想說可以和他聯彈,不過這首聯彈譜不怎樣。
Thursday, 12 April 2007
《 我自己也要去學琴》
選日不如撞日,下次就跟老師開口說我也要學琴,我也不要磨磨磳磳覺得要把以前的什麼複習好再開始學,就是開始啦!
這是一個黑色星期五作的決定 !!!
Wednesday, 11 April 2007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我承認這個庸人就是我自己啦) 》
一個學了三年、一個學了五年,還真是讓我無言。因為是自己親人,當然不能也不會刻薄。但,略有概念的人都知道,彈出一個理查之流、或是這些通俗流行樂曲,好聽好聽可以唬人,通常不過就是一點左手的和弦和右手的旋律,實在沒有技巧與難度可言。── 但,我也在反問自己,對這樣的一樁事,現代的人送孩子去學鋼琴「要的是什麼呢」?"讓音樂走進我們的生命?" 不說太嚴肅也實在太抽象。難道,我一定要人家彈出一個高難度的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還是什麼哇拉哇拉的,開口閉口都是嚇倒一般人的古典現代專有名詞,才值得稱讚,才值得驕傲說嘴?才叫做有程度?── 人家就是彈彈琴自娛,有何不可?
想太遠了,老哥就算是炫耀與得意,也不過就是天下父母心,我的角色是個「姑姑」,不是什麼彈琴的高手或行家,應當樂見其成,就像一個作祖父母或父母的,欣見自己的兒孫第一次唱出一首童謠。難道還要批評小孩的音不準、歌詞唱錯?然後挑剔比較說隔壁的小孩已經可以唱出世界名曲?
小宇學琴幾個月了,要彈幾首曲子唬唬外行人當然也可以,因為最近剛把小宇幾個彈琴的影片送上 YouTube,這同時就忍不住想叫老哥去看。不過,就在這節骨眼上,我反而硬生生地剎住了,沒有說出口,因為我既然已經附和老哥把姪兒姪女大大讚美一番,這一下把年僅五歲小宇彈琴的情況秀給他看,就算完全沒有較勁的意思,也可能會讓他有點難堪(當然,我可能也想太多了)。雖然我真的只是一種給舅舅看看嘛的心情。
這一刻,是真的覺得有點寂寞,我和家人的關係真的生分至此。
而衍生出來的很多雜亂的想法,像是我會挑戰自己:為什麼要下意識去「批判」「人家學了多久,程度該當如何如何……」豈不刻薄?或是顯得十分急功近利?── 可是,另一方面,我覺得我也不過就是認真對待這件事:我們花錢花精力花時間,難道不就是要求一個成果,而且我說的這個成果不是說要表現給誰看、或是去考過什麼鑑定、作什麼表演……而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我們要去做一件事,不就是應該盡力去做到好?只是玩玩弄弄耍兩招給別人看,不就流於浮誇與炫耀?……(算了,我知道我又想太多了,總是把事情二分法,太偏激也太極端,不想了!)
也許,跟在網上找一些習琴的相關資料,給我的感受也很紛雜吧:納悶一些喳喳呼呼談論彈鋼琴這個那個的人(讓我自慚自省只是把曲子彈熟好像還不夠浸營其中),結果其表現是…… 根本彈錯了,拍子亂七八糟,正確都達不到?真令人納悶?
要不就是基本觀念不清:有人討論視奏,把視奏說成是彈琴看譜而不看琴鍵與手指的能力。這也讓我很抽筋,彈琴本來就是不應該看著琴鍵的,視奏不是指「不看琴鍵」這件基本的事,而是 the reading and performing of a work—typically, a piece of music, but sometimes also linguistic texts like drama—without having seen it before. (From Wikipedia)
還對別人練琴的方式表現出強烈的字眼(在旁觀者的感覺,都覺得那種口氣不甚恰當:你錯了,這樣練琴你慘了你完了、等死吧……),如果學音樂到這樣的一種自以為是的地步,對嗎?
那就更不要說我聽聞那些音樂班的競賽紛擾…… 當然,還是想太多,因為這些都沒有我的事啦。
《 Scarborough Fair 》
Faber, Piano Adventures:Level 3A Lesson Book 裡面的曲子
Tuesday, 10 April 2007
《 ABRSM 》
現在小宇的練琴進度已經很有難度(對這麼小的小孩來說),所以我總覺得他沒有達到我心裡該有的水準,一個曲子就是勉強練到彈出來、也沒有機會琢磨再三、也沒有辦法有太多的遊戲…… 老師也很致力教琴,不再有什麼驚嘆之詞。不過今天教彈徹爾尼 no. 16 是十六分音符,又是新的東西,很簡單的譜,所以小宇也是直接視譜就彈出來,老師還是驚嘆一下!(我覺得說起來這種很簡單的譜,視譜直接彈出來其實不奇怪。但彈得好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回家好好練吧)
** 老師問我說要不要讓小宇考英國皇家檢定(ABRSM)?我心裡還是大吃一驚,直覺是不要,不過我也不是那樣決斷,事情總要想想看看,老師只是把檢定課本給我,要我帶回去看,考慮後再說。解釋給我聽,通常會讓學生去參加,因為她覺得這個檢定不錯,很全面也很基礎、也循序漸進。我看了一下,三部分:1. 視譜、2.音階、和弦與琶音、3. 演奏三曲目,確實是不難,小宇練起來應該還好,也就是在他目前的學習範圍,而且這個檢定是十一月,還有大半年。雖然我不喜歡考試、檢定這種東西,可是看看內容,說起來是很正常不勉強,也算是給小宇一個階段性的證書,爸爸說可以去考,沒什麼嚴重的。我暫時沒有意見。
Monday, 9 April 2007
《新琴來了》
Sunday, 8 April 2007
《 掰掰,陪我七年的 Baldwin》
小宇一練琴就是大半個鐘頭不會起來,真的很可怕,我現在是幾分鐘就要他起來看看天空外面,對於他的眼睛,我覺得一定是我催逼太緊,小宇是一個非常專心的孩子,還有他實在太專心寫功課什麼的,我都懶得顧他。用眼不良是我作娘的沒有把關好,十分自責。
Saturday, 7 April 2007
《買了:Boston GP178》
Paramus 好遠啊,開到那裡都覺得快要昏倒了,終於到了。當我進去彈琴的時候,就那麼一台(不是說兩台?),彈了還是覺得沒有很對味。而這家的 sales 有點點誤會我"很不"偏好明亮的音色,所以預先把中音部分 voicing (整音) 比較算是 mellower sound,音色若是悶悶的,就會覺得觸鍵不甚靈敏 (當然音色和觸鍵無關,只是當下一種錯覺 )。但是說真的,可能是疲了,已經試彈到第十一台,知道它是個好琴,而且我又不真的很專精,聽覺和觸感都麻痺掉了。在懷疑當初第一台給我感覺的好,是不是就是我第一次彈到這麼好的琴的驚豔,而,其實每台都差不多?我實在是累了,也無從挑剔,所以就下決心買了。
說也奇怪,因為決定買了,知道它是自己的了,就開始喜歡上它了,德偉在那裡跟信用卡公司聯絡處理付款事宜,我就在那裡試,覺得這真是一台好棒好棒的琴,好不愉快。後來去試一台 Steinway & Sons,Model O,跟我們家這台大小一樣,標價是五萬多(應該要"嘩~~" 一聲) 心裡覺得,嗯,Steinway & Sons 真不是開玩笑的,彈起來真的比較好?沒關係,反正這裡是本廠,有 Steinway Lifetime Trade-up Promise,將來我要是發了還是瘋了,想要 Steinway & Sons 再來換也不吃虧。不過後來我又回頭去彈自己的琴,嗯,癩痢頭兒子還是自己的好。我覺得我們跟正牌 Steinway & Sons 比起來,毫不遜色,嘿。
然後我們去附近逛 mall 吃午飯買買東西,打道回府,終於,一樁心事了了,好期待鋼琴趕快來啊。
Friday, 6 April 2007
《 對學習孜孜不倦的小宇》
話說小宇的進度:這個禮拜進度不多,所以我還可以耐著性子慢慢聊:
小宇翻到一個 Chromatic(半音階),問我那是什麼,雖說我很不想超進度給他什麼東西,不過他問我又不能不回答,但是我也不會直接告訴他,就要他自己去鋼琴前面照譜彈出來,要他告訴我他彈出來是什麼東西?反正對他來說就是把黑鍵白鍵都彈到啦。又知道了一個新東西,小宇很興奮,我告訴他這就是 half step 一個個彈出來,他問我說「那有沒有只彈 whole step 的 scale?」我直覺反應是說 major 和 minor 都是啊。他馬上反駁我說:不是的,因為像是 E 和 F 之間還有 B 和 C 之間都是半音(小二度),小宇說的是:「有沒有全部都是 "大二度" 組成的音階」,真虧他想得出來,哈。(這時候就真的需要媽媽,因為小宇並不是用"小二度"和"大二度"這種專有名詞直接表達他的意見和問題,但是我聽得懂他的問題是這個意思,外人可能就不知道他在問什麼了。我也沒有再把"小二度"和"大二度"這個名詞教給他,實在怕他學太多東西搞混了。我自己也還需要去搞清楚這些到底是什麼觀念是不是正確?、還有什麼減二度、增二度……增四減五……還有英文怎麼說)
還有,又說到對於「數」的觀念,小宇對長短之間"相對"的觀念還沒有建立起來,平常樂譜的拍子記號都是四四拍之類的(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但是現在我們在學六八拍或是三八拍,要告訴小宇說以八分音符為單位一拍的時候,他就有點大惑不解 (不能馬上明白如此一來四分音符就變成兩拍,附點四分音符變成三拍,二分音符變成四拍……) 當我問他說八分音符是一拍的時候,來猜猜看四分音符有幾拍?他的想法是「交換嗎?所以四分音符是半拍?」── 你以為你在玩大風吹啊,大家都亂換位,哈。── 不過我覺得這種事情好像也不見得非要讓他嘗試理解,小宇雖然有點搞不懂,但是彈起鋼琴來就是很正確,我真想問他倒底是怎麼彈出來的。國父說,「知難行易」,就是這樣吧。
看,光是討論這個,我們就可以在鋼琴前面坐半個小時,所以我說我們練琴的時間,真的不夠嘛!
Thursday, 5 April 2007
《 視力的問題 ??!!!!! 》
Wednesday, 4 April 2007
《 拜爾 no. 53 之後「燈塔看守」》《徹爾尼 #15 》
** 昨天老師糾正,小宇在徹爾尼 #15 彈三連音時,因為速度快使用四五指,大拇指就有點落指(大拇指沒有放在琴鍵上,落到琴鍵外去了、或是翹起),(我自己回來試著彈彈,發現拇指也反射性地不能很穩歸位呢!雖然沒有很離譜。) 我驚覺已經過了小宇一開始手指手勢的糾正期,就有點忽略了,這樣不知道要花多大功夫糾正過來!不過,也大概其實也不過就是這一首,要小宇改正過來,拇指要乖乖留在鍵盤上,馬上就更正過來了,沒有困難,呵。這個小孩真好教,真不費力。
Tuesday, 3 April 2007
《春假:去鋼琴老師家玩》
然後另外一個連老師的兩個女兒也來(她學校有課,請我們老師幫她顧小孩),很巧,這個連老師就是當初我也有找到他的資料,但是我發現她也是大學講師,怕不收小小孩學鋼琴,所以沒有找她,不然她家離我們家還要更近。沒想到她和我們老師也是朋友。
老師說到連老師這兩個女兒(小一小二)也有讓別人教鋼琴,不過彈得還沒有小宇好喔(老師沒有明說,但是意思是那樣啦),老師又舊話重提問我說要不要教她女兒 Joy。每次我都覺得老師是在開玩笑吧?但是我想我是不是應該答應下來啊,一個鋼琴老師都有信心把小孩交給我教,我就應該大膽地嘗試才是,我想想從以前看到學長的小孩到一些朋友小孩的學習進度,說真的我要來教還真是綽綽有餘呢。
Monday, 2 April 2007
Saturday, 31 March 2007
《 真的有那麼吵?》
Friday, 30 March 2007
Thursday, 29 March 2007
《練兩個 octaves 的音階》
Wednesday, 28 March 2007
《這台 Boston GP178, 序號:158622 》
艾達去店裡幫我看了這台鋼琴的序號,確認是最新生產的一批(158開頭,不是滯銷舊貨或二手琴),而且,號碼,正好,是我的生日,你說,這台琴,是不是注定是我的琴??????!!!!!! 老闆,你不便宜點賣給我,那台琴也賣不掉啦!!!!!! 其實,我也不求什麼便宜,至少給個 fair price啦。
艾達也訂了一台 upright ,本來是要去琴行把餘款付清買琴的,結果發現她下訂的那台琴的瑕疵:有三個琴鍵是裂開的!!! 而且她跟我講這整樁事情的始末,好脾性的艾達,說起來都沒有什麼不滿和抱怨哩,不過還是溫溫地對這個 sales 下了一個評語「感覺不是很誠實」。對,想想,我覺得她說得很對,我們說奸商奸商,對這些 sales 本來不用抱什麼期待,可是這家琴行從一開始去交涉的過程到目前為止,還有今天早上我透過老師再談一次購買的可能性,我都覺得他們耍的花招太多了,作買賣做到這種地步,感覺真的很爛!要不是我實在懶得再跑再找了 (而且我們看了整整十台 GP178 我就是想要那一台,現在還發現它的序號是我的生日耶),我真的不想跟這種人做生意,讓他賺我的錢!
不過也無可厚非,這附近有得是願意出高價的大爺要買琴,既然有人可以當冤大頭讓琴商賺多一點,他又何必非要 fair price 賣給我們這種在那裡砍殺價錢的買主?
《還是在苦惱:每天練琴的時間》
也別說跟別人約了,就說我們自己的作息吧:像今天上午上課,下午上音樂學院的課(也不過一個小時),回來已經過了下午四點。我就要傷腦筋是押小宇睡覺還是讓他練琴?押他睡嗎?又怕像前兩天不知道他是不夠累還是怎地?竟然在床上滾個一兩個小時都睡不著。但是,不讓他睡午覺嗎?練琴又精神渙散,根本不能好好練,太累。最後看他無啥精神還是讓他去睡了,結果就從下午快五點睡到快八點。起來洗澡吃東西打點一下,時間又不早了,勉強只能練個一個小時琴。
什麼,別人一定要說,一個小時還不夠嗎?── 是的,是不夠,因為這一個小時,還要唱唱歌啦,問琴譜上這個那個啦,順便說個故事啦,想到什麼曲子什麼調子還要試著彈一下啦…… 一個小時當然不夠真正練出一個進度來。最近我覺得我就是這樣被時間的壓力逼迫著,所以小宇問問這個那個,我都會不耐煩「好啦,不要再問了,趕快練這一首!」小宇這個年紀,非要他在這一個練琴的時間一定要專注反覆練習,其實真的很沒趣!而且他又不是不專心,他只是有很多問題和想法。而我就只會在旁邊覺得趕快練啊趕快練啊。── 真該想想要怎樣調整一下對練鋼琴一事我的腳步與心態了。
也許該把小宇學琴的時間縮短?進度放慢?免得總是覺得老師給的進度好多練不完啊練不完……
《Junior Hanon #2》
這禮拜也開始哈農 no.2,對小宇這種小小孩來說,雖然只是單一 pattern ,但是兩隻手指頭運指是不一樣的,說難也真難,他抓不到竅門,所以一直練不起來。後來我就發火到把他罵哭(也是因為覺得時間不夠,趕快專心給我趕快練啊……我還真是糟糕),不過後來他還是真的也練出來了。
Tuesday, 27 March 2007
《錄影:Fur Elise》
小宇彈的貝多芬【給愛麗絲】Simplification
他的腳不是抽筋在亂動喔,是在踩踏板,呵呵
《Faber, Piano Adventures series:Level 2B 結束, 開始Level 3A 》
(雖然經濟效益上,變成原本四十五鐘內學完的,我要用六十分鐘去學,多花錢,進度還變慢,但是我想有時間好好把曲子扎扎實實練好最重要。說深奧一點,像是我在讀古中國文學「優遊涵泳、諷詠吟味」那種傳統,小宇只是孩子,我的意思是要輕鬆愉快,除了正經打好基礎,此外不能太追趕進度,才能把彈琴當成一件趣味享受的事嘛!)
雖然老師說這類新教材就是 for fun,不過我覺得這套教材真的是挺不錯的,編得很好。
Saturday, 24 March 2007
《跑紐約看 Boston 琴》
不過這個中年女的 sales 給我的感覺很好。
然後我們乾脆就再跑一次 Paramus,沒有進新琴啊?上次那個 sales 給我的理由說,進了,但,賣了?── 昨天中午我們聯絡還說有,半天內就賣掉,還馬上抬走了?你們還真有效率?難怪人家說 sales 的話可以相信,豬都可以飛上天……
Wednesday, 21 March 2007
《 voicing 與其他》
*******************
http://twppa.org/portal108/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9&Itemid=53
平台鋼琴有反覆支撐裝置(Repetition lever),便於快速連打的演奏技巧,同音第二次的彈奏,手指僅稍為抬高就可以重新彈奏,所以觸鍵的習慣有別於一般直立型鋼琴。一般來說,由直立型轉入平台鋼琴演奏的學生,多半有觸鍵粗糙,不善於運用左腳踏板控制音色的通病,這可能是把直立型鋼琴的觸鍵習慣移用至演奏型鋼琴的緣故吧。
三、音質、音色和音量
鋼琴經由彈鍵而發出聲音。聽覺敏銳的人,一定會發覺每一台琴的音質似同而異。白人眼裡的黑人都有一張不易分辨的面孔,但是黑人自己知道彼此之間的個別差異。我們可以說音質是與生俱來的聲音特質。這些特質是響板、響棒、琴馬的材質與打弦系統、製造技術等複雜因素綜合構成的。這些屬於先天性的特質,就好像同胞兄弟有不同體質一般,不是後天努力可以改善的。
至於音色就不同了。所謂音色是指同一單音或和弦,可經由不同的觸鍵或踏板的運用,由弱音而逐漸轉變為強音的途中,其聲音色調由暗而明、由陰而陽、由柔而剛、由輕聲細語而慷慨激昂的隨著強弱而變化。這些變化,有如七色彩虹一般層次分明,稱為音色。這些音色是經由技師運用整音技術(Voicing)而產生的。因此,音色是除了先天條件外,後天的努力也可以改變的。 鋼琴的原文是piano forte,後來人們簡稱為piano。 piano是弱,forte是強,可見能控制強弱音就是鋼琴的特性。它的前身樂器大鍵琴是無法用手指彈出強弱的。所以,能使音量與音色變化幅度愈大的鋼琴就是好鋼琴。這樣的鋼琴才能隨心所欲的表現出如泣如訴、如詩如歌的藝術境界。
四、觸鍵
所謂觸鍵,就是手指彈鍵時的觸感。人類的手指彈鍵時的觸覺非常敏銳,10mm的鍵盤深度只要加減1mm,音樂家馬上就可以發覺鍵盤過深或過淺。鋼琴的打弦系統是由複雜的槓桿力學原理所構成,10mm的彈鍵可推動48mm以上的擊弦搥程,增幅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槓桿傳動途中,稍有間隙或耗損,發音效果立即倍減,這些反效果很容易被手指的觸感發覺。一部設計優良、裝配精密的打弦系統,給人的觸感是靈敏、輕快、隨心所欲的感覺。這種輕快靈敏的觸鍵是發揮彈奏技巧最起碼的條件。因此一位演奏家在演奏會之前,常邀請自己最信任的調律技師作最完善的調整(Regulating)工作,使演奏效果達到盡善盡美的藝術境界。
五、音律
音律是構成音階的每一個音。正確的音律是經由調律技術(Tuning)在鍵盤上調出來的。以不正確的音律演奏鋼琴,就像五音不全的人唱歌一樣。正確的音律是演奏音樂的基本材料,經由演奏才變成旋律、和聲與律動而形成音樂。一部最好的鋼琴,必須要有正確的音律;正確的音律還得能持久;每月需要調律的鋼琴不能算是好鋼琴。
Tuesday, 20 March 2007
《讓人魂牽夢縈的鋼琴》
今天沒事,兩隻起床就在家裡一直玩玩玩玩玩,真的是沒完沒了耶,玩得我都不忍心叫小宇去練鋼琴,只有玩了一上午,後來中午時分我要小宇去練琴了,才練了一下,又不知到什麼事情太好玩,又跑去跟妹妹玩,我也實在很不想抓他回來練、或是跟他講什麼時間該怎樣怎樣,想想小宇就是個小孩嘛!他的職責就是玩玩玩玩玩,快樂地玩耍啊。
Monday, 19 March 2007
《Boston 琴 議價後續》
http://www.pianoworld.com/ubb/cgi-bin/ultimatebb.cgi?ubb=get_topic;f=1;t=013606;p=0
Author Topic: Advices needed for buying a Boston GP178
晚上小宇的鋼琴課,真覺得這樣的進度,好跳喔!不過我有一個感覺啦,說老師「教」是一回事,好像還就是自己練,然後讓老師驗收與修正吧。最近的東西越來越難,小宇的手指畢竟還是不夠靈活,這是我的感覺。
Sunday, 18 March 2007
《議價失敗》
《小宇教爸爸樂理》
看他寫的東西,其實有些東西,我知道他的觀念是正確的,不過表達寫出來的方式怪怪的,不甚正確。
Saturday, 17 March 2007
《到 Paramus 看 Boston 琴》
Wednesday, 14 March 2007
《春天來了,之後的作息?》
每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讓我遲疑是不是小宇太早學鋼琴了。
Sunday, 11 March 2007
《再試 Boston 琴》
之後爸爸帶小宇去中文學校,帶著小柔,我就再去試彈那台 GP-178,彈來彈去,真的深得我心耶,琴商還是很怪,不願意透露價錢。反正就是一副故作神秘的樣子。
Friday, 9 March 2007
《Kawai》
可怕的就是現在我只覺得 grand 的琴才夠水準了,upright 的我根本不考慮了。
Thursday, 8 March 2007
《Boston 琴》
好棒好好啊,即使旁邊有兩台同款的,我都沒有覺得比這台好(甚至是我去彈了幾台Steinway & Sons 都沒有這樣好的感覺耶),可惜它是一台沒有 polished 的琴(用德偉的話說,黑烏烏的,像是個大棺材),這個「可惜」說出口怪怪的,一來我本來就沒有要買,它是怎樣都不干我的事,二來是我覺得觸感和音色都太完美了,finish 是怎樣,變得一點都不重要!
Wednesday, 7 March 2007
《Czerny 徹爾尼 #13》《停一次課》
這是學琴近四個月以來第一次請假,當初我們連聖誕節都沒放假。
最近在檢討自己督促小宇彈琴的態度:好像有點把自己和小宇都逼得太緊了,想到之前小宇都還有自彈自唱的歡樂時光,還有我都會跟著他練聯彈、有彈有玩,現在好像真的就是一直在努力地把每週的進度彈好練好…… 放個假調適一下腳步也好吧。
Monday, 5 March 2007
《哪裡不對勁?》
讓我動了想換鋼琴的念頭。
Saturday, 3 March 2007
《比較》
不過我在心中琢磨一下,想,美國這裡學習的步調就是這樣,也或許,就像我們老師本來就覺得小孩六歲才可以開始學琴,太早小孩的領悟力有限、家長本來就要有心理準備太早開始就是某種程度的……浪費時間和浪費金錢……我不敢明說。而且習琴的家長,應該也聽過人家說吧:一般來說,三四歲開始學琴,跟七八歲才開始習琴的孩子,都持續下去,到了十幾十二歲時,通常來說表現是差不多的……
其實後來回頭我想想,那個媽媽態度是很怡然,也是表示讓孩子開始接觸音樂、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孩子有怎樣的表現……但是我決定以後我不要再跟別人講小宇的學習與進度,對別人總是一種沒有意義的干擾指標,而自己是不是也會不自覺得流露得意與炫耀?
Friday, 2 March 2007
《Faber, Piano Adventures series:Level 2A 結束, 開始Level 2B 》
1. 五個 C 的位置,
2. cross-hand Arpeggios 琶音,
3. Sixth 六度音程,
4. C 大調音階 ( 除音階本身,還有其Ⅰ與 Ⅴ7 和弦,順帶包括其 waltz Pattern, 和 round off 即 slur gesture)
老師大概是覺得五個C,還有六度音程,小宇早就會了,所以不算新進度,然後又覺得琶音跟音階可以一起練,就整個當成一次的進度吧。但是一練起來,我發現,硬要逼,不是逼不出來,但是實在很 push ,我不想這樣,所以我想這明天再練練看情況,我可能會自動幫小宇刪減功課吧,跟老師說一下小宇沒有那麼厲害啦。而且小宇還有哈農和徹爾尼要練手指和速度,還有拜爾呢!還是慢慢來,打好基礎吧。
Tuesday, 27 February 2007
《Foot-Pedal Stool 》
回來,鋼琴的 Foot-Pedal Stool 來了,趕快裝一裝,小宇更是興奮得要彈鋼琴,所以本來想要他去午睡休息的,又讓他玩了好一會兒鋼琴。
Monday, 26 February 2007
《乍看不知如何的樂理作業》
(後來隔天我發現我和老師都有點點豬頭,其實那一頁確實乍看之下有點不懂它要我們幹嗎,後來我才發現它只是要在不同的 finger patters 或是和弦中,找到大調的路徑,然後走出迷宮啦,我們大人把題目想得太複雜了,是小宇看了一下點醒我的,所以說,還是小孩子的心靈比較澄澈啊。而且這個如果一用鋼琴彈出來,大概就比較容易聽出來,可見我雖然學過鋼琴,但"聽想"的能力實在不怎樣啊)
Saturday, 24 February 2007
《沒有耐心的媽媽》
Friday, 23 February 2007
《夢想要有平台鋼琴》
我現在有很想要的,就是 single house,這樣隨時可以隨心所欲地彈琴。還有,為了德偉當初的一句話(也不知道是說夢話還是認真的),激發了我想買一台 grand 鋼琴的心情 (真的,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夢想過什麼奢侈品,不是說我自己是個腳踏實地的人,而是我真的沒有很想要什麼東西,比如說很昂貴但是不能吃的珠寶手飾之類的,我都沒有興趣,即使講到換鋼琴,當初也不過想要實惠的,但不奢侈的)。而,這一刻,我終於非常渴望有一台琴,平台鋼琴,那種不能吃不能喝的東西,一個買了我們就準備在家裡吃醬油配飯過三餐的東西。
要先買房子,才能買大鋼琴。繼續作夢吧,有夢最美!
Thursday, 22 February 2007
《我彈得好優美》
彈琴,小宇不知是哪裡看來的(我有這樣嗎?),還是跟著旋律,身體就會自然晃動,非常進入狀況,然後跟我說「我彈得好優美」。
Wednesday, 21 February 2007
《Beyer 拜爾 #18- #43》
趕快催他停手上學去。今天 letter "U",沒啥麼可以帶的,小柔又不願意帶那個小小獨角獸,所以我幫他畫了一把雨傘。小宇很鮮,自己在那裡畫了一個美國國旗,我還沒想到他要幹嗎?然後他在上面寫上 "United States" ,哈,媽媽算是佩服你啦,虧你想得到。
我自己在家看 Barney,好懷念喔,那種小宇剛剛出生那一季的小朋友的(2002年9月開始播的,我在二00五年的元月八號日記有收錄那些小演員照片)這一批,我覺得是表演得很不錯的一群,而且,現在才發現,這個節目大家可能會覺得是很小小孩看的,現在我才發現小宇這個年紀現在看,都不會嫌幼稚,就是小孩子的互動,裡面有很多歌曲,都是很好聽很雋永的兒歌。(想起上次湊巧不約而同聽到幾個音樂老師說,台灣現在電視上編給小孩唱跳的兒歌,實在難聽到極點,對孩童的音樂美學聆聽的基本培養,實在是嚴重殘害,說真的我看過幾個台灣知名通俗節目VCD,我個人也很贊同)
下午就是吃吃玩玩練鋼琴,午覺睡得有點晚,起來又練琴,有一首曲子叫做 Star Traveler,其實就是手位由低到高的一直變化,小宇問我這首曲名叫做什麼意思?我還沒想到要怎麼說,他就自己推測:「喔,我知道了,STARs 可以 make 很多 animals,我們可以坐 Space Shuttle 去逛……」逛什麼逛?逛動物園啊?我還在納悶為什麼「STAR 可以 make 很多 animals」,後來想起來他應該是在說星座?當然不是我教的,看來上學還是有在學些東西啦。
拜爾要從十八號一直彈到四十三號,總共有二十六首耶,真誇張,不過全部彈完一遍,發現幾乎都彈得很順,只有 #38 和 #40 因為兩手的變化複雜些,我想要小宇把他練起來。(老師說只要彈過就好,我想小宇確實一彈就彈起來,當然彈過也就算,但是既然有難度不甚流暢的,我就要他練好。) 老師當然就是老師啦,當初她就說小宇可以彈得起來三月舉辦的年度 Recital Auditions & Concerts 的那個曲子,確實是。不過我還是不後悔決定不讓他參加,因為還是如我一直想的,現在才剛學琴,還是按部就班打基礎最重要。參加那個,勢必要花很多心力,練完鋼琴,還有時間的話,還是玩耍比較重要。
Tuesday, 20 February 2007
《徹爾尼Op599 #9, 11》《音名與唱名》
徹爾尼 #9 和 #11,看似非常簡單,但對小宇這種小小孩來說,左手的音程和右手的指法,都是很新很大的挑戰吧。(結果不用一天,他就練起來了,而且大概是覺得非常新鮮,練得很高興,我本來以為徹爾尼是最枯燥無聊的,小孩子一定不喜歡。)
喔,小宇還有一件說起來好像也頗強的事情,就是他可以轉調,現在他練過的曲子,要他用 C、G、D、A、E、B、F 各個白鍵起首的各個不同大調,他都可以很快直接彈出來。不過黑鍵起首的大調他就必須找一下了,太難了,這不奇怪,我覺得真的很強了。── 說起來還好有看 Little Einstein,所以小宇才知道我們以前的相對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在轉調的時候對他比較好理解,因為學鋼琴以來他只有絕對位置的 C D E F G A B C 的音名觀念而已。最近正好看到一篇文章說「在孩子歌唱或聆聽音樂的時候, 應利用唱名系統幫助孩子建立調性在聽覺認知上的架構」,發現真的一點也沒錯,雖然我們在台灣從小就是習慣唱.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不過我倒是從來沒跟小宇講過這些或是這樣唱,幸好 Little Einstein卡通這樣唱了,他也自然學到了,不然我還不知道要怎樣「教」。一開始學鋼琴,他就是只學"音名"而已。
音名與唱名 http://www.msu.edu/~yangtaob/Teacher/Solfege.htm
這篇文章說得很詳細,
而且對於 (Ti). 第七音, 唱為 Ti. 而不是我們台灣小時候所唱的Si, 也有詳盡的解釋.
《真的很有天份嗎?》
老師就決定開始小宇的徹爾尼。因為小宇的哈農練得不錯,手指已經很有力且很靈活,手指也可以達到七度音程,開始練一些跨六七度音程的曲子。老師跟我說小孩子即使有天分,但是通常吃虧在兩件事情:一個是因為手小所以手指的音程沒有辦法很大、一個是人還小所以沒有辦法踩踏板,前者就是盡量練習,後者可以買Foot-Pedal Stool 來幫忙。唉唉,我就是又要破費啦。http://www.cpsimports.com/foot_pedal_stool.html
然後,還有繼續破費的事情,就是那一套Piano Adventures 進展到 2A 的教材,老師上週才開始用,但是因為老師要小宇隨便彈幾個大調,看看小宇都會了,然後小宇還主動順便告訴老師什麼是小調,老師瞠目結舌之後,就說這套教材也可以結束了,老天,那套教材花了我 $25.00 塊錢耶,才上兩次課我們就都學完了?!
老師很慎重其事地說,她真的沒有見過這麼天才的孩子,很多小孩到兩三年級都不見得搞清楚全音半音或是自己找音階,小宇竟然已經懂得找大調,順便連小調也一起瞭解了,真是太誇張,我們一定要好好栽培這個小孩…… ── 其實到現在我都還是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得了:拜爾十八有點簡單,小宇一下子就彈出來實在不奇怪,而音階這種東西,一旦懂了全音半音,自然就可以全部瞭解所有調子,一下子就學起來了,也說不上什麼不得了。── 難道,難道,別的小孩真的沒有這樣嗎?小宇真的是特別有天份的孩子?我該怎麼辦?忽然覺得有點手足無措!聽到這種「他實在很有天分,我們要好好栽培」之類的話,應該要很驚喜很得意吧,但我覺得壓力很大,好像不好好多付出點心力,就糟蹋了上天的賞賜,想起來真有點累!
老師跟我說,你可以另外給小宇找小提琴老師了,我又大吃一驚,我什麼時候想說給小宇學小提琴了?老師說小提琴很合適小小孩學習,而且對聽力的訓練很好……小宇鋼琴學得很好,對什麼興致也都很大,現在也可以同時學小提琴…… (德偉基本上有點反對,覺得小孩子同時學那麼多東西幹嗎,另外,是我們兩個人都對小提琴無甚好感)
** 老師一直跟小宇說「你怎麼這麼棒啊?」「你媽媽是怎麼教的?」「你媽媽都餵你吃什麼啊?」聽到最後這一句我都快要大笑了。老師說她自己教女兒 Joy ,但是想到同年同月生的小宇這麼厲害,自己都覺得很無力。再度跟我商量說「我是說真的,你有沒有空啊,妳來教我們 Joy 好不好?」「我把女兒留在你們家一個月,妳幫我教教養養看,會不會比較有進步?」哈哈哈,真是愛說笑。
Monday, 19 February 2007
《主三和弦與屬七和弦》
Sunday, 11 February 2007
《除了鋼琴課,另外音樂學院的小朋友課程》
接下去上,大概是不會,因為明年小宇就要進入幼稚園正式學制中,下午不像現在還有空。而且,我們還討論出一件事情,就是在老美這裡學東西,雖然不要催逼不求功利表現,但是有時後還是覺得有點點瞎玩,以前我不反對這樣,只覺得開心就好,但是小宇本身好像不是很滿足這樣的環境了(雖然他還是什麼都覺得很好),太 baby 了(雖然他都已經跳了一級了,班上的小孩都比他大)。所以看看他高興什麼,之後我再幫他找吧,最近他跟我說想學吹笛子,這個學院也有開這種課,另外還有團體的 ear training and solfgeg 之類的,有朋友小宇就覺得好玩,再看了。
《鄰居發火》
以後週末我不會在十點半以前彈琴。
真討厭,現在我會因此很想要換 single house,大好時光都不能彈琴。耗在那裡無聊。隔壁的人應該要來跟我道歉與致謝才是。
Saturday, 10 February 2007
Wednesday, 7 February 2007
《小宇自己找大調音階》
晚上睡覺我們在床上聊天,講到 whole whole half whole 的口訣,小宇忽然說,就是「肚子-肚子-頭-肚子」,我就很納悶他在說什麼?他說 half 聽起來很像 head 就是"頭頭"啊,whole 就是 hole 就是肚子,我開口問說為什麼 whole(hole) 是肚子,小柔很快地接口,不知道是瞎掰亂猜還是正好被她說中,「因為肚子有 belly button (肚臍)嘛,就是一個 hole 啊。」兩個兄妹講得樂不可支。
Tuesday, 6 February 2007
《Faber, Piano Adventures series:Level 1 結束》
Piano Adventures (Level 1) (by Nancy & Randall Faber) 芬貝爾
Lesson Books.
Technique & Artistry
Performance,
Theory,
《買鋼琴的想法》
不過不是說服自己,倒是忽然我不覺得我非要換琴,第一個我發現老師對美國琴可能沒有全盤的概念,所以全然排斥;然則我是聽以前的鋼琴老師說美國琴中只有我這個牌子可以買,所以我當初才會考慮,而且真的是千挑萬選找到我這台音色明亮的琴,觸感和音色我不覺得太遜色,我應該要相信我自己的鑑定,不要太妄自菲薄了── 只不過家裡這台的觸鍵確實就像我在這裡經驗到的 YAMAHA,觸感差不多,不很重。要講到觸鍵的沈,訓練小宇手指頭的力量 (就看我覺得是不是很迫切的需要、或是真的必要?) 還是要去找 KAWAI 吧。
Sunday, 4 February 2007
Friday, 2 February 2007
《理解拍子,理解數學》
講樂理,八分音符、還有附點四分音符,一拍半,因為小宇基本上還沒有"一半"的數學概念,很難解釋。後來我想,就直接教小宇打拍子,不用講到理解,他的節奏感很準,我想這就是所謂「知難行易」的道理吧。而且他還是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把一個小節的拍數正確地數出來,真神奇。這就是我不想自己教數學的原因,我自己是一個很糟沒耐心的老師,我打從心底還是會覺得應該要讓小孩子「理解」(我以為是的方法:這是一個拍子的前半,這是一個拍子的後半,一拍半就要拍到一個加半個拍數……),我都克制住了,小孩子有小孩子理解的作法吧,我不要強加我以為是的去教他好了。
Thursday, 1 February 2007
《Beyer 拜爾 #8》
Tuesday, 30 January 2007
《小宇,是可以栽培的》
這種話一問出口,其實讓我真是很不知所措,我也只能照實答「我還沒有想那麼遠。」而且在我心裡的想法是,就算小宇真是個音樂天才,我也不想一定要設定他將來的路(感覺年紀這麼小就被窄化了他的未來)。從習琴以來老師確實是一直驚嘆小宇表現好棒好聰明,
不過,我想,老師給我的概念我想要這樣解讀:重點不是在於小宇一定是個音樂天才或是天賦異秉,重點是:「目前小宇的表現,很明顯,他是可以栽培的。」好吧,如果是這樣,小宇也喜歡,何樂不為?我們當然可以試試看── 所以,老師今天調整了教材,說明要正式使用 Beyer (本來就在用,不過本來不是很放在重心,老師要我自己帶的)、Czerny op599、Hanon,從之前到現階段的教材老師說對小宇來說只能說是 just for fun. 老師說原本這些對小宇來說都太簡單了,既然有目標要學,就不要在無聊簡單的東西上浪費時間啦。也好吧,反正學鋼琴這種事情,我本來就是認真嚴肅看之。老師另外給了視譜視奏的訓練本、還加了樂理課本習作,我們協議好就這樣試試看,只要小宇不叫苦。老師很有信心,她說一般學生怕嫌枯燥她不敢給這種東西,但小宇一定沒問題。希望小宇還是一樣樂在其中吧。
另外老師說我可以嘗試帶小宇聽正式的演奏會,不是學生的 recital 喔,她說的是我前兩週去聽音樂學院的學生表演 (其實我也只是想瞭解一下在美國這裡,可以給孩子怎樣的一個音樂學習環境、還有程度和表現如何)。另外老師瞭解一下小宇現在在音樂學院的課程如何,她建議小宇可以開始聽力音感訓練、視唱練習或是音樂基礎理論教學等正式訓練(ear training and solfgeg),她說這些都是要趁早的。(前兩天艾達也在說:「有些東西就是要早點培養,等到六七歲,天才也都不是天才了」我當時還很不以為意,想說四五歲開始一些正式訓練,豈不嫌早?不過,這些東西好像也就是這樣了。我沒甚意見,只要老師帶得好,小宇喜歡高興也就是了。)
《換鋼琴?》
不過在廠牌上,老師直接推薦 Kawai,千萬不要買 Yamaha,甚至最好去買Boston (Steinway的設計Kawai的技術)。老師也說本來學生買琴問建議,她不會在 Kawai 和 Yamaha 之間計較,但是言下之意是我們有心栽培小宇,長遠說來,最好是不要考慮 Yamaha。幸好,在這方面的想法我本來就跟老師一樣,我自己從小就是用河合鋼琴,對 KAWAI 可是情有獨鍾,嘿。這樣有志一同,感覺不錯 (河合鋼琴和山業鋼琴的比較,我所知的大致意見就如二十四號日記中在網路上找到的一段記錄),因為我也知道有老師偏好 YAMAHA 的,堅持要學生買此牌。
至於老師之後又說,她不建議常換琴啦,言下之下要我買一台 Grand,而且當然不能是 Baby Grand,這我只能聽聽算了。開玩笑,以目前的能力還有情勢考量,我是可以換一台 upright 的,不管將來小宇是否繼續,反正我自己也會彈,就不會浪費。買 Grand,我是瘋了嗎?
《小宇學鋼琴,還想學打鼓》
Friday, 26 January 2007
《這樣練琴,會不會累壞了?》
,我不想他們太累,所以還是去午睡,這一睡睡過晚上七點半。準備歡樂今宵吧。
吃過晚飯小宇又練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鋼琴,然後給他們看早上新錄的 Little Einstein,今天是演兄妹的,看得十分興奮。
Brothers & Sisters to the Rescue
Things get Grimm when Annie and Leo read “Hansel and Gretel”---and are magically transported into the fairy tale. Beethoven's Symphony No. 5 is featured, as is German folk art.
Thursday, 25 January 2007
《學鋼琴與看電視》
還是因為可以勾表格的關係,除了中午彈了二十分鐘,晚上小宇又練了將近兩個小時的鋼琴,我覺得還是要把時間分出去的好,最好是白天一小時,晚上一小時,不然這樣一口氣地練,挺累的,而且到後來效果一定會打折扣(雖然小宇還是興致勃勃,一氣呵成,大概是覺得很有成就感)。還有因為有新的鋼琴椅,調整到小宇合適的高度,還可以收藏他自己的樂譜,也是讓他十分開心的事 (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今天我還上網給他買了新的電子節拍器,小巧型可夾在樂譜上,說是下週就會寄到。本來家裡是有機械式的,不過太笨重了,也嫌吵,還有我本來覺得打拍子很干擾小孩彈琴,小宇的節奏感還好不甚需要,不過高興起來總是會太過隨性,所以決定買節拍器這種東西來控制他的速度。
不過,我覺得這個禮拜的內容有點簡單,小宇彈彈就上手了,沒有什麼挑戰性。看看是不是把前面的都複習幾遍、且讓他在曲子的表現上可以更進入狀況點。
Wednesday, 24 January 2007
《練琴曲目表格》
不過,小宇倒不是像我聽聞地那種拖拉磨蹭不願練琴啦,只是他彈琴就是會一直對著琴譜問這問那的、又堅持要自己寫一些東西做些記號什麼的…… 我也想用碼表來做一次記錄,看看如何,不過這對我來說就只是大人自己記錄,瞭解一下真正的狀況。不像我看到的:那個家長用這招讓小孩子自己累積練琴時間來交換看電視打電動的時間,很酷吧。倒是個妙招。
── 說起來小宇還是很不一樣的,目前我看到的都是小孩會說願意學琴,但是其實真要練琴時都要父母催逼且多有拖磨和討價還價。小宇練琴倒是自動自發也算是樂在其中,常常彈琴彈得沒完沒了,必須由大人主動要他收工。
接著,我看時間不早了,要他準備洗澡睡覺,他還堅持作樂理功課,沒完沒了,真的要昏了,而且這次樂理功課好多耶,還好早上在家裡他好像就已經做掉一些了,後面沒有花太多時間也就寫完,不然我真的會累扁。爸爸說,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要阻止他的兒子努力寫功課。
Tuesday, 23 January 2007
《鋼琴上課時間延長》《每天練琴的時間》
黃昏睡醒小宇人有點懶懶,咳嗽,看得出來不是很舒服。不過他還是堅持要去上鋼琴課。老師今天超時上課,跟我商量是否以後就改上一般學生的四十五分鐘吧?
其實說真的,小宇從一開始進入狀況,我早就覺得他上課的份量以半小時來說,是嫌短了,每次上課又要驗收又要教新的,時間根本不夠,本來老師不提,我也有點鴕鳥 (樂得這樣也省點學費?呵呵),想說小宇這樣的年紀上課,有老師花點時間指點進度就好(其他的說多了他也不見得聽得懂),反正重點是我回家帶他好好練。不過,老師既然指出這點,當然我也樂見其成啦。
然後老師問我說小宇一天練琴多久?半小時?── 嘿,我確實是聽說這樣大的年紀的孩子,大概一天能練個半小時一小時算是很不得了的。不過呢,我既然決定讓小宇學琴,我每天帶他練琴的時間,可以說是起碼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通常是分兩次甚至三次達到這個總時間),不彈到這樣充足的時間,哪有什麼成效可言?所以說,如果老師誇獎小宇的表現很好、進度很快,實際上並不是小宇是天才,而是我卯足了勁在帶他練習啊!
我跟老師說,像小宇這樣,確實是在鋼琴前跟我坐了好些時候,但是實際練琴,是要大大打折扣的,因為小孩子就會拖拖拉拉的、問東問西的。老師說「是啦,一般說小孩在鋼琴前練半小時,實際上只有彈到五分鐘。」對,沒錯,一點也不誇張,話說小宇練琴兩小時,我大概覺得真正在"彈"的時間,還不知道有沒有一小時呢!── 所以說,小孩學鋼琴,真正辛苦的,可是家長呢!在那裡磨耐心啊!
總結來說,老師現在覺得小宇吸收與進度很快,說穿了,還不就是我卯足勁在家裡帶。之後,上課時間延長了,想來在家裡需要練習的時間是不是要更長?我的天哪,我可是有點點吃不消呢!
Monday, 22 January 2007
《聯彈與複習的快樂》
回來帶小宇彈琴,興致大發兩人又聯彈,現在彈得很順很自然了,感覺真棒,跟剛開始練熟時不一樣,所以,舊曲子不時要複習,彈鋼琴才真的是很 enjoy 呢。
但是,小柔一直在鬧,這是現在白天練琴最令人煩惱的,我又不想放電視給她看,她自己看書或是玩玩總是會來吵嚷,我們彈琴的氣氛就很糟,好煩。
幫小宇訂的鋼琴調整高度椅來了,好棒喔。
午睡起來,小宇直接就跑去彈鋼琴,我在廚房忙,就沒有去顧他,大概他這一週的進度都已經完成、彈得很駕輕就熟了,所以自顧自地彈彈唱唱,非常開心,練得有模有樣的,真不錯。後來又要找我來跟他聯彈,還是 the clock shop, 彈一彈,他跟我說喜歡第四小節那一段,我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幫他伴奏這一段,正好算是第一個樂句的段落,第二鋼琴(我),有一段小小轉折,真的感覺很好聽,我跟他說我跟你一樣,我也喜歡呢!
Sunday, 14 January 2007
《學琴兩個月了,跟老師的溝通》
我今天跟鋼琴老師坐下來談小宇的一些情況,我們等於學了兩個月十堂課了,當初我猜老師覺得小宇這種年紀學鋼琴算是略偏早,我們本來就協調好上一陣子看看,所以我問問老師到目前為止覺得如何?
當然我自己也知道老師是覺得小宇到目前為止情況算是很好啦。
然後我再把我現在的疑慮跟老師溝通一下:小宇的手型會不會僵硬、這個情況如何改善?小孩子目前在樂曲上的 expression 和 dynamics 甚至 tempo 等等的表現都不能很盡善盡美?有沒有關係?…… 當然我知道我問得都有點點廢話了,就是有點太緊張太過了,像是個過度操心緊張的家長,不過我想老師也不會見怪吧,作父母的就是這樣嘛!老師跟我澄清一些想法和作法,還不錯。還有,有時候有些曲子或是片段、小宇練練好像就是一直在那裡錯,老師就說,休息一下,隔天或甚至隔兩天再練,免得一直練一直把錯的記住了,無法改過來。樂曲的修習是需要體會也需要時間的,埋頭猛練不見得好。── 這個我也是這樣想,所以小宇練不好,我就會叫停,現在從老師這裡得到具體的答案,不錯。
昨天去聽音樂學院社區學校的學生 recital,聽到一個女孩子彈巴哈的 Prelude in C major,一定要挑剔的話,我真的會覺得彈得挺不好的(我想這真的是沒學鋼琴的人就聽不出來的),她練得很熟、一板一眼,彈得毫無窒礙,但是該要表達的輕巧流暢、柔和和滾動動作都作不出來吧,給人一種觸鍵不乾淨不平均的感覺。這就是我擔心小宇的,我就很害怕一開始手腕習慣就不好,將來就很難改。
另外就是我跟老師溝通,決定不參加這一次NJMTA 的 Annual Recital Auditions & Concerts 了。我覺得小宇的程度還不是很夠,要上台的曲子多花點時間也許可以練出來。但是我還是希望,小宇才剛剛學琴,按部就班地把每次上課的進度練好,我不想花額外的功夫去練 Auditions 的曲子,我覺得有點太催逼了,就算有時間,我寧可讓小宇上進度中的課程,或是多點時間遊戲玩耍,而不是猛練上台表演的曲子。反正以後有得是機會,夏天老師自己也會辦 Recital 啊。
Friday, 12 January 2007
《錄影:四手聯彈》
學琴兩個月,將滿五歲的小宇, 和媽媽四手聯彈
The clock shop
Piano Adventures: Level 1. (Performance Book,)
(by Nancy & Randall Fab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SGARAqQzZY
《有難度,就需要時間》
帶小宇練琴,花了一個小時才練好一首,奇怪,最近總覺得進度好慢,帶他練琴挺累的,新事物的蜜月期已經過了嗎?(後來想想這首clock shop,中間有一些小小變化與節拍手指等等的小難處,所以一直在那裡處理,當然要花時間 ── 練琴就是這樣嘛!)
下午帶小宇去音樂學院聽 recital,只是一場六七個人短短的場次,嗯,不怎樣,尤其前面就聽到一個女孩子彈巴哈的 Prelude in C major,一定要挑剔的話,我真的會覺得彈得挺不好的(我想這真的是沒學鋼琴的人就聽不出來的),她練得很熟、一板一眼,彈得毫無窒礙,但是該要表達的輕巧流暢、柔和和滾動動作都作不出來吧,給人一種觸鍵不乾淨不平均的感覺。這就是我擔心小宇的,我就很害怕一開始手腕習慣就不好,將來就很難改。
另外一對姊妹花雙鋼琴聯彈莫札特的 Concerto in E flat Major for 2 pianos (K.365),當然就是大排場,我沒那個資格聽出好壞的,小宇也沒有耐心坐好,開始走來跑去的,這時候我就想到張愛玲對交響樂的戲謔的評語:最後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聽眾砲轟,一次又一次,務必把聽眾都消滅摧毀…… 這兩台大大鋼琴彈出來的協奏曲,也略給我這種感覺啦,呵呵。
(這時候我就會覺得學琴學到這種地步幹嗎?── 不過大概也就是我們程度不夠,鑑賞力與 enjoy 的能力都不夠吧。)
Wednesday, 10 January 2007
《瓶頸》
晚上練琴,我跟小宇玩幾個試著讓他手腕放鬆的遊戲,可是好像他無法掌握到那種感覺,所以有點沮喪和煩躁(我自己也是,我承認我還真沒耐心),所以彈彈琴我再跟他修正幾個地方,他就有點不耐煩,我也知道這些瓶頸才剛剛開始,將來有心要學,才真是一連串的挑戰呢!怎麼可以這樣就對孩子失去耐心呢?── 但是可能真的是有點疲累吧、心裡又挺煩躁生氣的,我有點率性地不想管了,我也沒有說一句重話,靜默無一言,就直接蓋上琴蓋,冷冷地說「你可以不要練了,你要玩可以去玩了」,我轉身就上樓,小宇自己在樓下,他大概想想氣氛也不太對,所以既不敢上樓來找我、又不敢真的去客廳玩。一會兒就聽到他又回到小客廳去練琴,彈得零零散散有一搭沒一搭的,我聽了就有氣,就又下來跟他說「不想好好練,就不要練,不要在那裡亂彈」,講完我又上樓。這下小宇可能還更不敢離開鋼琴,不過我偷偷看他,也實在很好笑,就繼續在那裡有一搭沒一搭地彈,然後還拿著手邊的小被子蓋上琴鍵,然後不知道在玩什麼?
(後來我問他,他說他在玩找 middle C 還有其他 keys 的遊戲,看看自己彈一下被被子遮住的 keys,再猜一猜,看有沒有猜對 ── 這樣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己發明遊戲玩耍,還真是自得其樂啊。)
回來等我氣消了,我才又下去再帶他練,他大概也比較消化了,這一下就練得很好。
*************
如何改善初學不良的彈奏姿勢?
http://home.pchome.com.tw/mysite/francine21/m_music45.htm
Tuesday, 9 January 2007
《要不要參加 audition? -- 出場的服裝》
艾達跟我說到一個名小提琴演奏家(誰啊?我孤陋寡聞真的沒有聽過,不好意思)說的話,說:以前小時候在台灣學音樂的環境,就是讓小孩子埋頭學埋頭練,都沒有表現的機會,這是很可惜的。像在美國,這裡的老師或是學校各種單位,都會多多舉辦這種 recital,能夠讓小孩子在學習進步之餘,還有表現的機會,這樣很好…… 喔,是嗎?有這種機會當然是很好吧!上次跟別的媽媽聊,她也是說到同樣的意見,就是自己埋頭練,但是沒有機會表現,就讓人覺得"going nowhere",某種程度會失去努力的動力!
── 我自己倒是從來沒有想到過耶,或者我這個人,就會覺得學音樂自娛就很好了,我一點都不會想要去考級、考資格考、或是上台表演 (我怕壓力、我太容易緊張,我這個人也太沒有企圖心和向上心吧)。我不反對小宇上台,我有這樣的機會他願意、也不錯,但是我比較起來,我喜歡像上次中文學校上台演講(只是我應該更嚴肅一點看待演講比賽吧,我沒有督促小宇好好準備),反正就是上台,很輕鬆。相較於這次的 piano audition 還要穿什麼西裝,我就覺得頭大!太嚴肅。雖然我也知道這兩個場合本來不可同日而語……
《要不要參加 audition? -- 能力的問題》
我以為他會想要放棄,但是他還是躍躍欲試,我都有點累了不甚耐煩,但是,小孩子都沒有放棄,我怎麼可以輕言放棄呢?老師挑的準備 audition 的這首 March 小宇練了好久勉強試完,但是這個禮拜的進度課程"The Jugger" 一下就上手啦,乍看之下我覺得兩個譜的難度不應該差很多,不過,對小宇來說,就是差很多吧。
這就是我有點不想讓小宇參加 audition 的原因:會讓我懷疑自己「勉強孩子去做能力還不到的事情」,有那個時間,我寧可小宇照自己平常的進度練習,其餘的時間去玩耍。不過,因為 audition 是在四月,也許老師是覺得到小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吧。我這個作媽的也不該太小看孩子的能力。
Monday, 8 January 2007
《外人的稱讚》
而且,這個禮拜小宇正好在彈 Stacoto,彈是彈出來了,但是手腕非常僵硬,我不知道要怎樣幫助他,雖然老師說小孩子多練練自然就會好(像小宇的圓滑和手型,確實是自然循序進入情況),但我還是會擔心這樣下去手型會不好。正在煩呢!要真是有天份,才不會讓人這樣操心呢!
不過那個朋友也不是亂稱讚的,讓我比較感動的是,她一直要求小宇彈給他聽 (我覺得她不是那種喜歡小孩哄小孩的人),有些人嘴裡稱讚歸稱讚,才沒興趣理你這種小不點能彈出什麼破東西來,聽都懶得聽。然而她還真的認真請小宇去彈給他聽,很有興趣看看小宇的手型和姿勢,也很誇獎小宇手勢很穩、legato 彈得很好。這我倒是不否認啦。(小宇跟 Joy 他們玩瘋了,勉為其難去彈了個新學的曲子,呵呵。)
Wednesday, 3 January 2007
《練 Stacoto (斷奏)》
這麼小的小孩也很難掌握那種運用手指反彈輕巧的觸鍵的感覺(其實我自己的斷奏也彈得不好,手也無法放鬆),這時候我實在不知道要怎樣引導他彈,頭大。這會讓我疑慮小宇這樣的年紀學琴有點過早,大人必須花很多時間在講解和糾正,不見成果,而且也很怕因此他的興趣會被磨掉(其實這也還好),最怕的,是手型學壞、一些彈琴的壞姿勢和不良習慣、將來反而不好改。真怕揠苗助長。
Monday, 1 January 2007
《Recital Auditions & Concerts?》
我是有點大吃一驚,想說小宇這麼小,而且才學了不到兩個月哩!這樣怎麼可能上台表現。可是老師說小宇彈琴很穩,進步情況也算超前,上台程度由老師選曲決定,她反正會配合小宇的能力幫他…… 老師也沒有很勉強我們的意思啦,就是很鼓勵,我說回去跟我小宇說說看,看他自己願不願意。
回去的路上我就問小宇這件事情,他一聽說要上台,就回答說「好」,看他那樣高興,我就想說有這樣的機會就好好鼓勵他吧。不過我又跟他說,上台的時候,是要背譜的,不能帶譜上去,他想了一想說那樣他彈不出來,就不願意了。我也沒有多說什麼,其實他真的要上台,這麼正式的場合,不知小宇懂不懂,但,我想我的壓力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