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5 March 2009

《圓滑與連貫性》

本週內容
Bach 2-part inventions #8
Czerny op599 #79, #70, #42
Sonatine #5 Kuhlau Op55 No2, 1st mov

我的問題都在樂句收尾收得不夠漂亮,老師常說,但是我自己都感覺不到。
我自己聽出來,是有一次去試數位鋼琴,彈創意曲,在聽自己的樂句,才發現不夠漂亮完整的收手,就感覺到音樂突然在尾巴被切掉的突兀感。大概是因為數位琴無法像鋼琴的琴弦有有延展性。(結論是我們家的鋼琴太好了。)

我的小奏鳴曲第一首(Kuhlau Op20 No1) 算是過關了,不過其中 2nd mov 還是被老師叫回去練,這個譜面只有三行的 Andante,老師要求我要彈到非常圓滑,即使是重複音,都要一個黏著一個似的,還有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感覺,把聲音做到餘音繞樑。(按琴鍵的時候想想自己在按著水面上的浮標,去找出手指起來到哪裡,然後再下去,找出感覺可以連結到理想的聲音)
** 老師說先不要使用踏板練,先用手指努力做到連結的感覺。老師認為踩踏板就像是女孩子化妝,先要把臉洗乾淨才可以上妝、才能增加需要的效果。(那就是我現在臉都還沒有洗乾淨,如果上妝的話,可能反而變得又髒又醜吧)

新功課是開始練第五首Kuhlau Op55 No2, 1st mov
這是這整本小奏裡面,少數我以前沒有練過的一首,這樣很好,真的是學一首「新曲子」,而且又覺得小奏畢竟不是太難的譜面,所以來試試看自己視奏(註1) 的能力。不過,倒是驚訝自己「歌不成歌調不成調」…… 在心裡對自己的質疑忽然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徹爾尼被叫回去練第 42 首,也是連結的問題,我才發現這首還真的很難彈,要把音連貫好,手型的 shape 也找出來作正確。

本來我對於雙音的圓滑彈奏法,都以為只要按好其中一個就好了,就像是以前練哈農的雙音三度圓滑奏(1,3)(2,4)(3,5)(1,3).........,不要斷的方法就是(3, 5) 換 (1, 3) 時,把(5) 按著就好,但是老師指出我的錯誤是,畢竟要聽到雙音,不是把 (5) 按著就算,(3) 不能太快拿起來,要盡量按到符值也完整。做到雙音完整的圓滑。

像Czerny op599 #42 第三小節 (5,1) 彈 A, C 緊接著(5,2) 彈 G, B降 ;不是光把第一指按著就行,第五指要把高音 A 彈完整,再連到高音 G,同時保持音型手型,不要偷懶。整首曲子等等諸如此類。

創意曲8 乾脆被老師叫用圓滑彈奏,把樂句找出來,先不能練斷奏(不圓滑奏)
好像以前大一國文老師找古文給我們讀,沒有標點符號,自己斷句


註一:
每次聽琴友講起「視奏」,都是在講「眼睛看譜不看鍵盤」這件事,我講的視奏不同
我的視奏的意思是:(維基百科)
從來沒有練過看過的譜,直接彈奏出來的表現能力如何
Sight-reading is the reading and performing of a piece of written music, specifically when the performer has not seen it before.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視奏」可以指「彈琴時眼睛看譜不看鍵盤」,因為對我從小被鋼琴老師教的就是,彈琴本來就不允許看手指和鍵盤,我一直以為這是學鋼琴的鐵律。即使是背了譜,也是閉著眼睛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